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背景下,航空租賃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國際民航組織統計,2023年至2024年期間,受制裁影響的跨境租賃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8%,其中飛機租賃領域因產權歸屬複雜性成為爭議焦點。在此環境下,中國企業的應對策略與保險機制的有效性受到行業高度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租賃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AVMAX Group Inc.的實踐顯示,地緣政治衝突對跨國租賃業務的影響已突破傳統風控邊界。該公司曾向俄羅斯客戶出租三架飛機,因2022年2月起實施的國際制裁,設備回收受阻長達三年半之久。這一案例揭示了當前航空租賃市場中政策環境變化帶來的雙重風險:一方面,資產跨境流動受限導致實物無法收回;另一方面,保險賠付機製成為企業止損的關鍵路徑。
數據顯示,在持續交涉未果後,AVMAX通過保險索賠挽回了2900萬美元的直接損失(扣除律師費用後淨額為2296.51萬美元)。按照2025年8月8日匯率折算,這筆款項相當於人民幣約1.6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賠付金額占山河智能2024年度經審計歸母淨利潤的172.92%,凸顯了保險在租賃業務中對沖系統性風險的戰略價值。
當前國際航空租賃政策呈現兩大特徵:一是多國政府將關鍵設備納入制裁清單,使跨境資產面臨「硬凍結」;二是保險條款普遍增設地緣衝突免責條款,要求承租方主動承擔政治風險。以AVMAX案例為鏡鑒,未來行業可能呈現以下趨勢:
1. 風控前置化:企業或更傾向於在租賃合同中加入動態制裁條款,並配置專項政治風險保險;
2. 區域化布局加速:部分跨國公司將調整資產分布策略,減少對高風險地區的依賴;
3. 數據驅動決策升級:基於實時政策資料庫的智能風控系統將成為行業標配。
本次AVMAX事件折射出全球航空租賃業在多重不確定性中的脆弱性,同時也驗證了保險機製作為緩衝層的有效性。隨著各國對關鍵產業控制權爭奪加劇,企業需構建「政策感知-風險評估-金融對沖」的全鏈條管理體系。未來三年內,預計國際租賃市場將出現更精細化的風險定價模型,並推動行業標準向透明化、可追溯的方向演進。
更多租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租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