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農藥市場需求呈現結構性回暖態勢。國內磷礦資源約束強化了產業鏈上游話語權,疊加農藥行業庫存周期觸底反彈,推動企業盈利能力回升。以興發集團為代表的企業憑藉磷化工全產業鏈優勢,在草甘膦等核心產品價格修復中占據先機,同時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長與出口政策支持,農藥業務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國內磷礦石供需矛盾持續加劇,支撐農藥原材料成本端剛性上漲。2024年全國磷礦石儲量降至34.4億噸,儲采比僅34,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進口量同比激增51%,均價上漲38%,反映資源稀缺性進一步凸顯。截至今年6月,四川地區磷礦石價格已達970元/噸,較2024年均價上漲26%。由於新增產能釋放緩慢(規劃產能2025-2027年平均每年僅增1,380萬噸),未來三年磷礦供應仍將偏緊,為農藥生產端提供成本支撐。
農藥行業庫存去化接近尾聲,終端補庫需求逐步釋放。2025年草甘膦市場價格較一季度上漲超2,000元/噸,主因出口旺季(南美市場占80%以上)訂單飽和及孟山都潛在產能退出風險推動。當前國內主流企業庫存低位運行,疊加買漲情緒升溫,預計價格將延續上行趨勢。
供給端集中度持續提升:全球草甘膦產能中,中國企業占比69%,且新建項目受政策限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列為「限制類」),未來新增產能有限。國內行業會議達成共識抑制惡性競爭,進一步強化頭部企業議價能力。截至2024年,我國草甘膦出口量達60.2萬噸,同比增長30%,但均價同比下滑21%的頹勢已在2025年前五月收窄至3%,顯示價格觸底回升信號。
國內農藥企業正把握海外需求窗口期擴大市場份額。東南亞磷肥消費旺季疊加「保供穩價」政策支持,預計三季度磷銨出口量將顯著增長。同時,草甘膦替代品(如草銨膦)因環保合規成本上升,進一步鞏固核心品種的市場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國農藥主要品類出口均價普遍承壓,但今年前五月降幅明顯收窄。例如,草甘膦出口量同比增長13%,金額增幅達10.5%。隨著國內產能利用率提升(磷銨產量同比增7%-8%),疊加全球供應鏈重塑機遇,農藥企業有望在2025年實現量價齊升。
2025年農藥行業呈現供需雙輪驅動特徵:上游磷礦資源緊俏強化成本支撐,下游需求回暖與出口政策紅利推動價格修復。頭部企業如興發集團憑藉礦山產能倍增計劃(規劃五年內達1,170萬噸/年)、產業鏈協同優勢,在草甘膦等核心產品周期上行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三年磷化工高景氣有望持續,疊加農藥行業庫存周期見底,企業盈利彈性將進一步釋放,為全球農業供應鏈穩定提供關鍵支撐。
更多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