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數據聚焦:新增1245.88億立方米地質儲量揭示深層開發潛力
近年來,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頁岩氣作為清潔高效的戰略資源,在保障能源安全與推動低碳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頁岩氣產量將增長15%,中國憑藉豐富的資源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正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跑者。在此背景下,我國西南地區傳來重大喜訊——永川深層頁岩氣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突破千億立方米,為能源安全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在重慶市永川區發現的深層頁岩氣田,主體埋深超過3500米。該區域地質條件複雜,屬於四川盆地川南構造帶,此前勘探難度極大。通過創新高精度三維地震採集與成像技術,攻關團隊成功解決了深層頁岩氣「識別難、刻畫准」的難題,為後續開發奠定基礎。自2016年首口預探井永頁1HF井取得突破後,該區域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已達1480.41億立方米,其中最新通過自然資源部審定的新增儲量為1245.88億立方米。
當前全球頁岩氣開發呈現「向深拓展、技術驅動」的趨勢。我國深層頁岩氣資源量占總探明儲量比例持續提升,而永川氣田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在3500米以下超深層頁岩氣勘探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該氣田位於川南複雜構造區,是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的「增儲上產核心區」。其整體探明不僅提升了國內天然氣自給能力,更對優化西南地區能源結構、緩解冬季保供壓力具有深遠意義。
在技術層面,攻關團隊創新形成「強支撐體積壓裂工藝」,通過優化儲層改造方案,顯著提升單井產量和採收率。數據顯示,永川中北區深層頁岩氣平均單井經濟可采儲量較早期項目提高超30%。這種差異化開發模式為同類資源的規模化開採提供了範本,預計未來三年內該區域將新增產能50億立方米/年,進一步鞏固我國在頁岩氣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邁向深層頁岩氣黃金時代
2025年的永川頁岩氣田突破,既是技術創新與資源潛力結合的典範,也是中國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隨著勘探技術持續進步和開發效率提升,深層頁岩氣正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支撐「雙碳」目標的重要力量。未來,類似項目的規模化推廣將推動我國頁岩氣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為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
更多頁岩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頁岩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