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3年底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30億台,以舊換新釋放消費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電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通過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持續激活消費市場。截至2025年8月,相關政策已帶動超過6,600萬名消費者參與12大類家電的更新置換,累計購入產品超1.09億台。在綠色轉型與消費升級疊加背景下,家電行業正成為拉動內需的關鍵領域,其投資價值及重點企業的市場布局值得關注。本文通過分析政策成效、產業鏈機遇與挑戰,為行業參與者提供參考依據。
自2025年加力擴圍以來,我國以舊換新政策覆蓋品類從8類增至12類,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數據顯示,去年中央投入1,500億元特別國債支持各地實施以舊換新,推動全國銷售量達6,200萬台,直接拉動消費近2,700億元,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12.3%。同時,廢舊家電回收與拆解體系加速完善:2024年重點企業回收量同比提升14.8%,規範拆解量增長20%,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投資分析及家電重點企業視角
頭部企業在政策紅利下率先受益。例如,通過優化「以舊換新+智能升級」服務模式,部分龍頭企業實現了市場占有率與利潤率的雙重提升。此外,空調、冰箱等夏季熱銷品類在2025年入夏後銷量持續攀升,反映出消費者對節能、智能化產品的偏好。
儘管政策成效顯著,但行業仍面臨結構性堵點。截至2023年底,我國主要家電保有量已超30億台,潛在更新需求巨大,但部分三四線城市中小型經銷商因資金周轉困難,難以快速響應補貼政策落地。例如,在墊資兌現環節,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制約了其參與積極性。
投資分析及家電重點企業對策建議
為破解這一瓶頸,江蘇、浙江等地通過「金融支持+流程優化」模式提供經驗借鑑:包括建立補貼預撥機制、強化過程監管等。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性融資產品,並推動重點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搭建數位化平台,實時追蹤交舊、購新、拆解全流程數據。
以舊換新政不僅刺激消費端需求,更加速了產業鏈後端的環保化進程。通過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全鏈條體系,家電重點企業正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例如,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數據顯示,規範拆解量在2024年增長超兩成,但非正規渠道仍存在監管盲區。
投資分析及家電重點企業責任延伸
未來,需完善廢舊家電處理標準並強化數位化監管。建議重點企業通過自建或聯合第三方平台,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匹配回收需求,並嚴防「騙補套補」行為。同時,政策鼓勵行業頭部企業向綠色製造傾斜,推動產品設計階段的可拆解性與環保材料應用。
家電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5年以舊換新政的持續加碼,不僅釋放了超30億台存量家電的更新需求,更重塑了行業生態。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創新與消費者參與的協同作用,家電產業正從傳統製造向綠色循環模式轉型。隨著回收體系完善及智能化升級加速,行業投資潛力將持續凸顯,而破解中小經銷商資金壓力、強化產業鏈協同將成為下一階段關鍵任務。在消費需求升級與雙碳目標推動下,家電市場有望成為穩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引擎。
更多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