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加速背景下,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持續攀升。截至2024年底,全國風電累計併網容量突破4.3億千瓦,新增併網裝機7982萬千瓦,同比增長6%;全年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10.1%,成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要支柱。隨著深遠海風電開發與大兆瓦機組疊代加速,核心部件國產化率及系統可靠性提升需求日益凸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風電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我國風機潤滑系統曾長期依賴進口產品,市場被國際巨頭壟斷。近年來,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國內企業實現從跟隨到領跑的跨越:截至2024年,某頭部企業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60%,連續多年穩居行業首位。其自主研發的液壓偏航系統成功解決傳統減速機易損、齒斷裂等行業痛點,產品故障率較進口方案降低35%以上。
風電機組向12MW+大兆瓦機型疊代過程中,軸承結構複雜度提升使潤滑壓力增大。某企業針對三排柱軸承工況開發的液壓偏航系統,通過融合電控精準調控與液壓強勁動力,實現極端環境下的穩定運行。2024年該技術貢獻超1.29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幅達83.8%,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隨著金風科技等主機廠加速「出海」,配套企業同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某企業在德國、泰國設立子公司並啟動本地化生產基地建設,2024年海外市場銷售額突破7505萬元,同比增長52.6%,占營收比重提升至15.6%。通過縮短交貨周期(較傳統模式提速40%)和建立本土服務團隊,企業實現與客戶海外項目開發的深度協同。
為保障產品全生命周期可靠性,某企業在生產環節對關鍵元器件實施自研自製,並通過長達數年的極端環境測試(包括-40℃至85℃溫差、鹽霧腐蝕等場景)驗證性能穩定性。其「零缺陷」質量管理體系使大部件返修率低於0.3%,顯著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企業建成光伏屋頂發電項目實現10%的綠電自供,並通過工藝優化將生產環節碳排放強度降低25%,契合風電產業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趨勢。
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我國風電產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核心部件企業的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既保障了產業鏈安全,也為行業降本增效提供關鍵支撐。隨著深遠海風電開發成本持續下降(2024年平均度電成本較2019年降低38%),兼具技術創新實力和全球服務能力的企業有望在千億級市場中占據先發優勢。未來三年,預計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突破50GW,核心系統國產化率或超85%,為產業價值提升注入新動能。
更多風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