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核能發電量占比達10.8% 數據顯示第四代技術商業化進程加速
自2020年以來,全球核電裝機容量以年均4.2%增速提升至2025年的6.3億千瓦,其中美國憑藉第四代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的快速部署成為增長主力。當前商用核電機組中,採用先進燃料技術的比例已超18%,TRISO-X等新型燃料的安全性較傳統設計提升3倍以上。
2025年數據顯示,美國通過國際合作加速推進核能布局:某科技巨頭與能源企業合作的Xe-100 SMR項目計劃在華盛頓州部署960兆瓦機組,並於維吉尼亞州啟動鄰近核電站的SMR建設。該技術採用四層防護屏障燃料組件,在高溫耐受性(達1600℃)和燃耗效率方面表現突出,單堆容量較傳統機型縮小85%的同時,發電成本降低23%。
韓國企業通過跨國協議同步參與美國市場開發,其本土核電企業在運機組占全國電力供應的27%,並計劃將TRISO-X燃料技術推廣至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這種模塊化設計使建設周期縮短至4年,較傳統核電機組縮短60%,顯著提升了能源項目的落地效率。
電力行業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用電量預計較當前增長160%,而核能作為全天候供電的零碳基荷來源,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成為關鍵。美國某科技企業已與三家公司簽署協議,累計投入超5億美元推進SMR項目,目標於2039年前實現5吉瓦裝機規模。
技術層面,第四代核電系統在安全性、經濟性上取得突破:
中國在核聚變領域邁出關鍵步伐:某國家級聚變公司通過增資擴股獲得115億元資本支持,持股結構包含能源央企和地方電力企業。其研發重點涵蓋磁約束系統、超導線圈材料等核心技術,目標2035年前完成聚變工程驗證堆建設。
裝備製造企業深度參與全球市場:
核電技術革新與市場需求共振開啟新周期
2025年全球核電產業呈現"雙軌並進"態勢:SMR通過技術創新滿足新興電力需求,聚變能研發則為長期能源轉型儲備技術彈藥。美國市場因科技巨頭的深度參與成為增長標杆,而中國在資本和製造端的布局正加速形成國際競爭力。隨著各國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如某國2023年發布四份核工業振興令),核電裝機容量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翻倍增長,為全球脫碳目標提供關鍵支撐。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