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調整、空天安全需求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此次盛事不僅展現了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最新成果,更通過實戰化編組的雷達裝備方隊,折射出國家在空天防禦領域的戰略部署與政策導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雷達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本次閱兵中,防空反導群3個方隊中的預警探測方隊集中展現了中國雷達技術的尖端水平。受閱的4型國產高機動雷達具備遠近銜接、協同組網能力,可精準探測隱身飛機及彈道飛彈等目標。這一成果的背後是國家對雷達產業的戰略性投入——通過政策引導與資源傾斜,推動雷達系統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疊代升級。
數據顯示,23個裝備方隊按7個作戰群編組接受檢閱,其中預警探測雷達作為關鍵節點,凸顯其在現代戰爭中的不可替代性。從政策層面看,《"十四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高機動、多功能雷達的研發與列裝進程。市場端則受益於全球防空系統市場規模年均8.2%的增長預期,中國憑藉技術突破正加速搶占高端市場份額。
本次閱兵中展示的國產新一代高機動雷達,不僅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更通過多頻段協同探測構建起立體化預警網絡。隨著政策對"感知即摧毀"作戰理念的支持強化,雷達系統將深度融入聯合作戰體系,其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於戰場態勢感知、反隱身對抗等關鍵領域。
而言,2025年閱兵活動不僅是中國國防科技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揭示了雷達產業在政策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的發展脈絡。從裝備列裝到技術疊代,從國內防禦體系建設到國際市場份額拓展,雷達已成為維護空天安全、推動國防經濟協同發展的核心要素。未來,隨著相關政策持續加碼,這一領域將持續釋放創新動能,為國家安全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本文數據均基於公開信息整理)
更多雷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雷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