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政策調整激活需求 二手房市場呈現階段性回暖
自8月25日上海出台系統性房地產調控新政以來,二手房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政策落地首周成交量即突破2000套,創近期新高;進入9月後成交規模與8月日均水平基本持平,顯示政策效應已從短期刺激轉向常態化釋放。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政策環境、交易數據及庫存壓力等維度,探討上海二手房市場在政策驅動下的發展態勢與潛在挑戰。
自8月25日《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實施後,上海二手房交易迎來短期脈衝式增長。數據顯示,8月30日至31日期間(政策官宣後的首個周末),單日成交分別達1103套和910套,兩日合計超2000套,相當於新政前近4個工作日的成交量總和。這一數據表明,外環外限購放寬、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等政策精準觸達剛需及改善型購房者群體,市場情緒迅速升溫。
進入9月後(截至9月7日),上海二手房市場熱度延續至第二周。儘管9月2日成交量短暫回落至491套,但隨後6個自然日內每日成交均保持在500套以上,並於周末(9月6-7日)回升至871套和898套。從全月對比來看,8月上海二手房總成交量為19,630套(日均約633套),而截至政策實施後兩周的9月前7天,累計成交4,416套(日均約631套)。這一數據表明,市場已從「政策刺激期」平穩過渡至「需求釋放期」,二手房交易活躍度進入常態化階段。
新政通過六大方向優化房地產環境,對二手房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1. 限購放寬:重點區域(外環外)購房限制的解除,釋放了超千萬平方米庫存壓力下的改善性需求;
2. 公積金政策升級:貸款額度提高、允許「又提又貸」,直接降低購房者首付資金壓力;
3. 信貸利率統一:取消首套與二套房利率區分,減少購房成本差異對市場預期的干擾;
4. 房產稅減免:針對符合條件的非滬籍家庭給予稅收優惠,進一步激活外環外中低價位房源交易。
儘管當前成交數據向好,但業內人士指出上海樓市仍面臨結構性挑戰:截至2025年9月,全市新房去化周期近14個月,二手房掛牌量超11萬套,庫存壓力尚未完全緩解。短期看,「金九銀十」或因政策疊加效應推動成交量繼續攀升;長期而言,市場企穩需依賴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及政策組合拳的持續支持。
政策驅動下的動態平衡與未來路徑
上海此次新政通過精準調整限購、信貸、稅收等工具,有效激活了二手房市場的短期需求,並為中長期供需平衡奠定基礎。然而,在庫存高企與購房預期分化背景下,市場完全復甦仍需時間驗證。後續政策力度與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將成為決定二手房交易能否持續回暖的關鍵變量。
更多二手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手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