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推動下,合肥市製造業正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優勢領域為核心引擎。2025年1-5月數據顯示,合肥經開區實現汽車產量26.2萬台,同比增長13.2%,其中新能源整車產量達13萬輛,增速突破50%;聯寶科技單年PC出貨量超4000萬台,占據全球市場份額近1/8。這些亮眼數據背後,是合肥通過智能化改造、產業鏈協同和創新場景應用構建的先進位造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造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在駱崗空中交通運營中心,合翼航空運營的EH216-S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已完成載人飛行驗證。該機型作為國內首獲"三證齊全"認證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標誌著合肥在低空製造領域實現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運營中心可同時調度10台eVTOL設備,並配套50台存儲及維修服務能力,為文旅觀光、物流配送等場景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
蔚來新橋二工廠通過工業AI算法實現80%製造環節的智能化決策。其車身車間配備941台機器人,連接工藝自動化率達100%,單日可下線260輛定製化整車,訂單交付周期壓縮至14天。合肥經開區以新能源汽車為"首位產業",通過強化零部件配套與後市場服務能力,形成年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聯寶科技自主研發的"哪吒""水星"智能生產線,將主板生產自動化率提升至90%,整機組包環節達50%。面對日均20萬台的出貨量挑戰,其數位化工藝平台實現研發與生產的實時數據貫通,成功量產全球首創的捲軸筆記本電腦。企業通過嚴苛質量驗證體系和供應鏈協同機制,確保年交付4000萬台PC產品的精準度。
2025年前8個月數據顯示,合肥新能源汽車在地產量已達137.6萬輛居全國首位。依託空天信息、生物製造等未來產業集群,製造業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突破56%。通過構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集聚-未來產業培育"的梯次體系,合肥正形成以智能製造為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格局。
從低空經濟的載人飛行驗證到智能汽車的分鐘級下線速度,再到電子製造的柔性產線革命,合肥在2025年展現出製造業全面升級的強勁動能。通過強化重點企業技術攻關能力與產業鏈協同效率,這座城市不僅鞏固了全國先進位造業高地地位,更以數據化、智能化重構生產範式,在全球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隨著六大千億級產業鏈持續擴容,合肥正加速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製造強市邁進。
更多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