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眼鏡業的技術困難與出路

國內眼鏡業的技術困難與出路

2007-01-01 09:27: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巴西發展、工業和外貿部宣布,對眼鏡架、自行車曲軸連杆和自行車輪胎等4種中國產品徵收最終反傾銷稅。中國眼鏡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專家呼籲應擁有更多自主品牌,衝擊國際市場貿易壁壘。

    巨大市場遇技術難題

    據《中國眼鏡科技雜誌》測算,未來中國眼鏡行業市場容量可以達到400億元人民幣。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基地,也是最大的眼鏡消費市場。

    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的工程師楊先生前幾天從潘家園某眼鏡店剛剛換了一副近視眼鏡,「我已經記不清這是我第幾次配眼鏡了,家裡收藏的眼鏡已經夠開一個博物館了。」楊先生說起他的近視歷史不免調侃地說道。越來越多的人在配戴眼鏡。據中國眼鏡協會統計,中國目前已有3億左右人口配戴眼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基地,也是最大的眼鏡消費市場。

    據銀聯信分析,我國眼鏡行業現狀,從總體來看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年增幅達10%以上,而且未來幾年市場發展空間依然較大。

    在北京從事媒體工作的曹先生曾經就很苦惱,由於眼鏡度數太高每次配眼鏡都必須配戴超薄鏡片,而每次在挑選的時候服務員都會極力推薦進口超薄鏡片。「價格非常貴,他們說功能很多,為什麼就沒有國產的質量上乘又價格適中的產品呢?」

    專家解釋,中國的眼鏡行業仍然處在國際產業鏈的下游,眼鏡生產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生產為主。「我國之所以能成為眼鏡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而不是眼鏡生產的強國,就是因為我國眼鏡行業技術落後,科技含量低,設計能力欠缺以及缺乏品牌建設造成的。目前國內眼鏡生產企業少有自主研發機構,在技術上都是以買設備引進連帶的轉讓技術。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遇到技術難題就難以解決。」

    反傾銷帶來的思考

    媒體報導,據巴方公布的公告稱,未來5年內,巴西對中國產眼鏡架將徵收按重量計算的反傾銷稅,巴西進口商購買中國產的單價低於10美元的眼鏡架,將被課以270.56美元/公斤的附加關稅。在巴西,眼鏡的進口稅率已經高達80%多,利潤空間非常有限,加上這次徵收反傾銷稅,不亞於是雪上加霜。

    中國的眼鏡行業仍然處在國際產業鏈的下游,眼鏡生產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生產為主。整個行業發展尚未規範、成熟。目前,中國眼鏡超過60%產品出口,並占領世界低端市場80%的份額。但品牌的缺失使得中國的眼鏡行業只能充當國外品牌的「打工仔」,賺取不多的加工費。由品牌帶來的高附加值全部被外國公司獲得。這種低成本、低價格的生產經營方式面對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生存境況日益舉步維艱。加之,國內市場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的境況,使得在出口中僅能獲得微利的中國眼鏡製造商的利潤越來越少,以前能有20%左右的利潤率,現在也只剩下5%—10%。

    專家指出,要想擺脫行業困局,企業必須要有依託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品牌。擁有「品牌」的企業將會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真正的品牌能夠完整地表達屬性、利益、價值、文化、個性和使用者(身份)等內涵,擁有了品牌就擁有了區別於其他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帶來的高附加值將為企業拓展更大的利潤空間,獲得更多的資源。

    首先要樹立品牌觀念,加強品牌意識。深刻認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只有成功的實施品牌戰略才能更有力地參與市場競爭,爭奪市場份額,獲得生存發展的機會。作為眼鏡企業的經營者,就要不斷地學習現代商業知識,了解國內與國際商業發展的形勢,審時度勢,及時抓住機遇,實施和推進企業的品牌戰略。

    其次深入研究市場,確立品牌定位。要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就要給產品以準確定位,也就是確定產品的目標市場和目標用戶,考慮市場和用戶的真正需求。據此細分市場,用產品特定價值滿足用戶特定的需求。

    加強國際合作,實現技術、管理經驗等的快速嫁接。專家分析,中國的眼鏡企業普遍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科研攻關的人才和資金。但是,中國企業對本土的市場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是跨國公司所匱乏的。而跨國公司擁有核心技術,成熟的管理經驗和市場運作能力。中國本土企業可以利用與跨國公司的優勢互補,迅速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能力。

    此外,整合行業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也很重要。中國的眼鏡產業已經頗具規模,但行業內企業各自為戰,始終徘徊在產業鏈的底端互相競爭。任何時候對企業而言,資源都是稀缺的。目前,我國眼鏡行業要做的是如何實現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問題。加速橫向以及縱向資源的整合無疑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業內人士表示,缺乏「品牌」的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 缺乏品牌的企業生存在產業鏈的最底端,只能靠低廉的成本爭取有限的利潤空間。隨著人力、物力成本的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企業為了生存只能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競爭,導致的結果將是無序競爭的加劇。不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必然會被淘汰。

更多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