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邁進了全盛時期,工程機械的需求量和社會保有量越來越大。相關統計表明,2006年和工程機械輪胎(以下簡稱工程胎)相關的主要工程機械產品銷量仍然取得了大幅增長,其中裝載機銷量達12萬台,叉車達10萬台,推土機達6000台。隨著這種增長,工程胎市場也受益匪淺,成為斜交輪胎市場上發展速度最快、市場最火、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在礦用自卸車大胎市場方面也是需求激增,這些都給加速發展大、中型工程機械配套輪胎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7年年初,北京工經聯科技信息中心和中國現代橡膠網在北京召開了「工程胎及橡膠部件技術交流暨貿易洽談會」。本次會議是一次工程機械、工程輪胎及相關橡膠配件廠商共同交流行業發展、技術應用的盛會。包括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楊寶德、北京化工大學專家程源等在內的近百位業內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做了報告和精彩發言。 這次會議為工程機械行業和輪胎行業搭起了一座橋樑。由於行業不同,很多工程機械業內人士不太了解輪胎行業,本刊把與工程機械相關的工程胎的情況加以整理和分析,以饗讀者。
工程胎市場需求旺盛
據有關機構預計,2006年我國共需工程輪胎260萬條,其中配套工程輪胎需求量為50萬~60萬條,替換輪胎需求量約200萬條。我國工程胎約有29.5%出口,其中工程子午胎46%用於出口。隨著出口比例不斷增大,2006年工程輪胎出口估計在100萬條左右。這樣,國內外兩大市場的2006年工程輪胎需求總量已達到360萬條。
1.工程巨胎成開發熱點
近年來,採掘業礦用車輛的使用有大噸位趨向,如150t、180t進口自卸裝載車現在已經比較普遍,加上國產同類車型的推出,拉動了巨胎的消費。目前國內只有風神、昊華南方和天津國際能生產30.00-51和36.00-51的工程輪胎,更大規格的產品還是空白,目前仍需進口,所以巨胎已漸成我國工程胎髮展和開發的熱點。
2. 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髮展潛力大
目前我國各主要廠商均在開發高檔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由於國內工程巨胎及工程子午線輪胎起步較晚,國內工程輪胎子午化率只有7%左右,同時進口價格昂貴,需求日益旺盛,市場潛力很大,所以子午線工程輪胎將是繼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之後的又一個投資熱點。
3. 小型工程輪胎市場廣闊
目前,我國的小型裝載機占裝載機總銷量的比重低於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50%~60%,因此小型工程輪胎市場很好,上升空間巨大。但由於國內工程胎企業基本都具備中等規格工程輪胎生產能力,加之國內中型工程機械已在早幾年就得到了長足發展,估計2008年將進入平穩發展期,對輪胎需求不會再有過大的增長。有跡象表明,工程輪胎過剩將首先出現在中等規格品種上,應該出現在2007年年底。尤其是23.5-25、20.5-25和17.5-25這3種規格的工程輪胎,幾乎所有工程輪胎企業都在生產,其產量占國內工程輪胎總產量的41.2%。
更多工程機械輪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機械輪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