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溫州紡織面鞋的出口勢頭令人欣喜,成為危機背景下溫州出口鞋類中仍保持強勁增長的唯一一類產品。據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新統計,今年前10月,溫州紡織面鞋出口額達3.75億美元,共有出口企業464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金額、企業數分別上升12.57%、12.08%;而平均單價達2.52美元每雙,同比上升了20.29%。
在出口的紡織面鞋中,出口貨值居前三位的是布膠鞋、超纖面鞋和注塑布鞋。這其中,超纖面鞋是紡織面鞋出口的亮點和增長點,297家企業出口了2704.68萬雙、1.36億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了47.74%和64.46%,占紡織面鞋的比例分別提高了7個和12個百分點。
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輕紡處副處長金劍鋒介紹,超纖面鞋的俏銷,面料的特殊性是一大因素。超纖面料一般指由纖度0.3旦(直徑5微米)以下的纖維織成的面料,較PU合成革舒適、美觀、保暖、透氣,並且從不同角度觀察顏色會發生變化。對於同樣款式不同材料的開發樣品,客戶往往優先選擇超纖面鞋。
反傾銷稅的影響也是超纖面鞋出口大幅增長的一大原因。金帝鞋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鄭士禮表示,由於超纖面料從外觀上跟牛反絨(牛皮的一種)接近,但牛反絨出口歐盟需徵收反傾銷稅,相當一部分客戶將原先牛反絨鞋的訂單改為超纖面鞋,既不會被徵收反傾銷稅,外觀上也有類似的效果。今年出口歐盟的紡織面鞋高達5883.87萬雙、1.58億美元,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22.61%、23.69%。出口大戶金帝鞋業對歐盟的超纖面鞋出口額同比增長了42.86%。
但是,相對其他的非皮面鞋如PU鞋,超纖面鞋清潔度較難保持,對企業管理的要求較高,相當多的企業一般不願生產超纖面鞋,可是危機的到來,使得其他鞋的需求明顯下降,迫使企業加強內部管理,調整產品結構,開拓新的市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超纖面鞋出口的增長。數據顯示,2009年超纖面鞋出口的企業比2008年增加了44家企業,增幅16.47%。
更多紡織面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面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