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PCB產業否極泰來 但仍需冷靜面對

PCB產業否極泰來 但仍需冷靜面對

2010-01-01 09:42: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隨著訂單滿載的PCB企業越來越多,中國PCB產業否極泰來,走向前進之路,然而產業是真的迎來春天,走向復甦,還是只是經濟刺激下的表面現象?在經濟危機影響尚未完全消褪,世界經濟尚未完全企穩之際,企業家們還是應冷靜思考,謹慎應對。


  在美國股市的不斷震盪中,不管是公司利潤還是經濟產出,世界經濟迎來可持續的增長似乎遙不可及。而中國經濟的復甦卻已變成事實:據統計,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為7.9%,而第三季度更是實現強勁增長,達到8.9%,在10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有別於第二季度的謹慎,認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好於年初預期,回升向好的趨勢得到鞏固。


  而中國的PCB產業也結束景氣詭譎的半年,從二季度起轉為樂觀,並在三季度普遍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前進之勢更加明顯。


  來自各方的分析證明,今年以來應用端新產品與新市場的輪番支撐,讓PCB市場成功實現復甦及增長。硬板方面,NB廠支持Intel力推CULV平台、Smart Phone仍維持成長,以及我國家電下鄉政策開啟LCD TV市場和國內對手機的強勁需求。CULV NB讓NB採用HDI板比例微幅增加,有助於提升具備生產HDI技術能力板廠的產能利用率,包括我國的聯想、台灣地區的宏碁、華碩、MSI以及HP、Dell等都陸續在第二、三季度推出產品上市。


  軟板市場經過一波倒閉潮,在此次危機中所受影響甚微,在我國境內尚未形成完整的軟板產業鏈之時,台灣地區的軟板市場成為景氣風向標,統計顯示,受益於Apple、HTC、RIM規劃推出新產品;Palm重返Smart Phone市場,以及NB改採LED背光的正面推動,第二季度軟板逆勢成長19.8%.而近期日本EPTE發布的實時通訊也預測,亞洲PCB發展除去日本在外都會迎來向好的發展。


  儘管如此,PCB業界仍應冷靜看待當前對於經濟向好的各種預測與分析。且不說令人驚嘆的中國經濟數據能否經得起推敲,中國獨立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能力本身就值得懷疑,畢竟中國經濟依賴於製造業,而製造業卻依賴於美國的消費需求,一直以來美國才是無可爭議的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上,摩根史坦利亞洲區主席用數字說明,全球沒有另一批消費者可以替代年消費金額達到10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國消費者,而供給能力最強大的中國,自身的消費能力只有美國的1/4.


  雖然有眾多的事實可以證明,世界經濟滑坡有望在2010年得到好轉,但是由於全球實體經濟受創嚴重,恢復後的經濟還需一段時間來調整。而在中國,今年上半年7.1%的GDP增長多數是靠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而且銀行信貸高達史上罕見的7萬億元,新的供需不平衡可能由此形成。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增長的量還是增長的值,這是需要中國解決的問題。」


  再者,當前中國經濟和PCB業的發展榮景很大程度上來自國家4萬億政策的扶持和拉動,但其後續力量有限。目前國內個人消費信心還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1200萬的就業缺口同樣凸顯了消費的後繼乏力。而政策面的刺激在拉動消費上的反應往往比較滯後,遠沒有市場拉動來的迅速,這也需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調整。


  同樣,也有業者稱,國家經濟刺激政策中,用於3G的基地台建設由於大多屬國家投入,確實已經在拉動行業成長,像是超聲電子、深南電路等業者也在該項政策中受「益」匪淺。但3G手機用PCB板卻也存在後繼乏力的問題,因業者早先期望的3G換機潮並未如預期,更遠沒有早先從黑白屏手機換彩屏手機般瘋狂,且消費者對3G並不太感冒,普遍認為當前手機功能已然比較全面,而對電子產品新鮮事物穩定性的不信任也讓其大都處於觀望狀態。更有消息透漏,目前華為已經在研發4G手機,如其成功,那麼3G手機很可能只是作為一個過渡性的名詞存在,業者哪兒還敢有靠其拉動產業發展的幻想?


  在被寄予厚望的LED領域方面,雖然LED TV、LED照明等都可為PCB業者帶來成長機會,其在節能和多樣化的功能方面也越來越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接受,但是,中國LED發展也不如想像中順暢,對短期內還屬於「奢侈品」的LED產品來說,大面積的推廣工作還存在許多困難,像核心技術的匱乏、價格居高不下、技術標準保護力度缺乏等,都對其推廣的速度和廣度造成阻礙。再者,與LED產品配套的光電板、軟硬結合板、軟板等在我國PCB業都屬薄弱環節,廠商數量和產量較少,受益有限。


  而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現的新產品CULV處理器,雖然對載板需求有一定的貢獻,但是CULV處理器價格降幅過大,不免對載板廠商的出貨價格產生影響,且該產品仍處於試探市場水溫階段,因此回升幅度有限。


  綜合來看,國內PCB企業的此番再次前進,主要受惠於國內各項政策的多方拉動。當前,為了降低強力經濟刺激之下造成通脹的風險,政府刺激的「退出策略」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只不過退出時機和尺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對於嚴重依賴國內政策驅動的PCB企業來說,更應對經濟走勢審慎面對,不應盲目樂觀。


  世界經濟依然低迷是業者需要冷靜面對當前成長的另一重要原因。全球GDP依然面臨困難的局面,特別是歐元區的GDP走勢在修正後,降幅有所增大。雖然作為金磚四國的成員之一,世界對中國GDP有很好的預期,但是金磚四國整體的GDP走勢依然是令人沮喪的,再者,當前中國雖處於拉動世界經濟的地位,但其經濟規模比美國小得多,發動機小了,不僅世界經濟前行的速度會慢一些,中國經濟還有被世界經濟拖累的風險。


  無論未來中國和世界經濟的走向如何,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陷入深度衰退的形勢下,中國PCB企業迎來新一輪發展良機卻是毋庸置疑的。經過一年以來的調整和發展,國內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作為PCB企業來說,與其花費大量精力去討論和預測未來的經濟環境,還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苦練內功、強身健體,這雖屬老生常談之論,卻是應對一切困難的根本之道。


  PCB行業整體趨勢是強者愈強,大者恆大。通過危機洗禮,國內外PCB大企業將更具競爭力,這種優勢在經濟復甦過程中表現的將更加明顯。此時,如果國內的線路板企業還單單指望國家政策的幫助和扶持,而不是注重自身實力的提升和優化,一旦經濟全面復甦,市場恢復常態,PCB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發展壓力,而眾多在危機中能夠倖存下來的中小企業,也會最終無法逃脫因不能適應市場環境而消失的厄運。


  深南電路由鐳總經理也在文章中呼籲,PCB企業應借當前良機,利用成本優勢積極開拓市場。在電子產品進入微利時代後,全球PCB生產基地從歐美日逐步轉到以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韓國為主的亞太地區,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更加速了這一趨勢。而國內企業的成本優勢一直比較突出,如能準確抓住國外轉單機會,對於PCB企業擴大市場市場份額將大為助益。


  通常來講,以紓困為目的的短期政策,往往需要另一輪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政策來解救,鑑於1990年信貸危機中日本因政策不到位而出現的迷失的20年之教訓,相信國家也會不斷考慮怎麼從有幫助的政策轉為解決問題的政策。所以,PCB企業還應繼續關注政策及行業發展的方向。在後續發展中多關注半導體、消費類電子、NB及光電等產品領域的動向,為迎接新一輪發展做好準備。

 

更多PCB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PCB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