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上標籤印刷採用新技術的情況和發展趨勢來看,智能標籤(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模內標籤(In-MouldLabel)、熱收縮膜標籤(Heat-ShrinkLabel)、數位化標籤印刷技術(DigitalLabelPrinting)四種技術異軍突起。
模內標籤
模內標籤又名模內標貼,是一種區別於傳統的直接絲印、熱收縮標籤、不乾膠標籤的全新標籤印刷形式,按貼標成型的方式可分為吹塑成型模內標籤和注塑成型模內標籤兩種。用PP或合成紙在表面進行處理,背面塗有特別的熱熔膠黏劑加工成為的特殊標籤紙。印刷製作成標籤後,使用機械手送至模具內部,藉助塑料熔膠擠出的高溫來熔化模內標籤背面的熱熔粘合樹脂,從而使標籤與容器融合一體。成品出來後,可見印刷精美的標籤牢固地鑲嵌在塑料製品的表面,標籤和塑料瓶在同一表面上,感覺上沒有標籤彩色圖文如同直接印刷在瓶體表面上,非常美觀。並同時具有防偽、防潮、防油、防霉、耐酸鹼、耐磨擦等功能,安全、環保、同時再利用率高。
熱收縮膜標籤
熱收縮包裝是商品包裝中廣泛使用的一種包裝方式,可用於包裝各種類型的產品,具有透明、密封、防潮、集裝等特點,而其工藝和設備簡單,包裝成本較低,包裝方式多種多樣,備受商家和消費者的青睞。熱收縮膜標籤是標籤市場中的一部分,目前正處於快速增長之中,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預計年增長率在15%左右,大大超過普通標籤市場5%左右的年增長率,發展潛力巨大,成為標籤印刷行業一大亮點。
數位化標籤印刷技術
國內日化行業,如寶潔等大供應商在前幾年從直接絲網大量的轉向不乾膠和收縮膜標籤,使得日化行業的標籤成倍增長,但隨著業務和穩定,這種增長速度不會再繼續,而另外一個不為大家所注意的物流領域卻在悄然發展,在國外的熱敏紙,列印紙在流通和促銷中非常簡單,但有時因產品追蹤的要求涉及到可變碼或防偽的要求,還會涉及到查詢碼,還有標籤需要二次列印,甚至直接可變個性化的印刷,都與數位技術直接有關。
就目前我國而言,採用上述幾種標籤印刷新技術,尚不普遍,尤其是RFID標籤和數位化標籤印刷技術。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標籤市場目前尚處於發展階段,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標籤領域目前還處於"兩頭重,中間輕"的狀況,也就是說,低檔次標籤占據大量消費市場,例如:食品市場和一部分日化市場。而高檔次、高利潤的標籤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不乾膠標籤和模內標籤的塑料膜基材用途極為廣泛,涵蓋了日化用品、家電、玩具、電池、油品、輪胎、汽車工業等領域。據了解,目前在中國標籤的用量只有5000萬平方米,低於整個不乾膠市場份額的10%,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30%。另外,也說明它的發展空間很大,潛在市場廣闊。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標籤印刷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將大有可為。
智能標籤
隨著人們對商品的生產、貯運、保質、防偽、管理等諸多方面的更高更全的信息需求,傳統的條形碼標籤顯然是力不從心。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在標籤製作領域的應用,一種全新、多功能、有良好防偽效果的智能標籤開始被廣泛應用,它將為標籤制印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智能標籤也有人稱之為無線射頻識別標籤,它是標籤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如今已在產品包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將逐步替代傳統的產品標籤和條形碼。智能標籤是標籤領域的新秀,它具有超越傳統標籤的功能,是電子和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在標籤印製上的結晶。同傳統識別方式相比,智能標籤(RFID射頻識別)以其準確、高效、安全的方式,高防偽功能和對產品實時監控的特點,廣泛應用於生產、物流、交通、醫療、防偽、身份驗證等眾多行業。
更多標籤印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標籤印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