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落實《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升基礎零部件發展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近期制訂了《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中國機械基礎零部件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較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據國際模具及塑膠五金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介紹,目前中國擁有機械基礎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8000多家。進入21世紀後,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製造業連續多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國內市場占有率65%左右,重大裝備配套水平顯著提高,已成為機電產品出口大戶,緊固件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液壓元件、齒輪市場銷售額居世界第二位,軸承和模具銷售額居世界第三位。羅百輝表示,外商投資中國重點關注模具產業有7個高精項目。
機械基礎零部件(主要指:軸承、齒輪、模具、液壓件、氣動元件、密封件、緊固件等)是裝備製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水平、質量和可靠性,是實現我國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消除,當人們開始回顧全球產業結構在這場危機中的重新洗牌時,會發現一個明顯的跡象:全球製造業的生產商正四處尋找成本更低廉的產地,東南亞尤其是中國內陸省市成為外國製造企業的首選之地。
外商投資中國重點關注模具產業方向
1、發動機塑料進氣歧管、飛機內飾件精密注塑模具,高強度、阻燃、防煙霧、散熱工程塑料,加入30%玻纖,面積大於850mm×950mm,厚度做薄到1.5mm~1.8mm
2、C級車整體車身模具及汽車零件,快速多工位高精度衝壓模具,車門、前翼子板超高r值的340BH鋼板,表面形狀精度0.08~0.05mm,結構面精度±0.05mm;15沖次/分高速自動多工位,單件加工精度±0.03mm,多付模具總成尺寸匹配與控制(含回彈控制)內輪廓精度±0.7mm以內、外輪廓精度±1.0mm以內、總成件之間對接精度±0.5mm以內,車身總體尺寸精度達到或接近「2mm工程」水平
3、疊層模具、旋轉複雜高效精密塑料模具,加熱恆溫澆注系統安裝模板厚度加工公差-0.02~0mm。系統熱流道板,噴嘴的配合尺寸加工公差±0.01mm。模具系統裝配後累計誤差<0.02㎜,加熱恆溫±1℃,H7/g6精密滑動配合。實現注塑雙效生產
4、超強鋼板熱壓成形模具,模具壽命30萬次、耐熱950℃以上;1000DN以上鋼板成型速度3件/分鐘
5、超高速精密衝壓模具、集成電路及多列SOT-23高速衝壓模具超高速精沖模具:每分鐘3000次,模具壽命10億次以上,模具精度0.002mm。多列高速模具:國內首次實現。模具壽命≥3億次。零部件加工精度達0.002㎜,表面粗糙度Ra0.2
6、超大超薄型LED電視大型精密衝壓模具、高光注塑模具,模具平面度<0.01mm,模具成型件面位置<0.005mm。1200×1200mm以上產品中捲曲三維一次成型;寬1200㎜及以上精密注塑模具成形面表面:型腔表面粗糙度Ra0.025,型腔表面平面度0.02。模具總裝精度≤0.02
7、金屬粉末注塑成形模具,尖端元件-MIM製品:為金屬粉末注塑燒結成形模具,其模具製品壁厚最薄達0.2㎜,精度±0.01㎜。用於醫療-胃鏡鉗頭、穿甲彈彈頭及電子件等
外資持續向東南亞基地轉移
近幾年來,外企紛紛開始向東南亞國家遷徙。日本機械電子部件廠家紛紛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2006年初,日本麗聲鐘錶工業投資3億日元在河內工業園區建立了精密模具和樹脂部件成型工廠。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為了獲取廉價勞動力,同時也為了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紛紛走進東南亞國家,培育亞洲生產基地。在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服裝廠工人最低工資僅為每月45美元,土地、水、電等價格也非常優惠。印尼政府主管經貿的官員曾透露,僅僅在製鞋業這一個領域,就有不少企業轉移到印尼,在過去4年為印尼帶來1.8億美元的投資。
日本三菱重工2009年9月在越南開設了獨資的飛機部件生產公司,這是越南第一家飛機零部件工廠。日本對外貿易機構的一項研究發現,越南製造業工人平均工資為每月101美元。日產公司也宣布,該公司打算將在印尼的工廠的組裝能力提高兩倍。對此,羅百輝分析認為,東南亞對外資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吸引力,與東南亞各國採取的宏觀經濟政策密不可分。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在推動貿易自由化方面大步邁進,從而推動了進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促進了產業部門尤其是製造業的出口貿易、勞動生產率和最終收入的增長。在世界性和區域性貿易自由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東南亞國家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有可能進一步加快。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帶動了各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它們在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不過,東南亞各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也存在許多障礙,其中包括司法體制不完善和比較普遍的腐敗問題。此外,東南亞國家雖然勞動力工資比中國更低,但它們在基礎設施方面與中國比起來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在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方面,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比中國落後10年以上。這也是阻礙東南亞的製造業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瓶頸」問題。
外資持續向東南亞基地轉移
日本三菱重工2009年9月在越南開設了獨資的飛機部件生產公司,這是越南第一家飛機零部件工廠。日本對外貿易機構的一項研究發現,越南製造業工人平均工資為每月101美元。日產公司也宣布,該公司打算將在印尼的工廠的組裝能力提高兩倍。對此,羅百輝分析認為,東南亞對外資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吸引力,與東南亞各國採取的宏觀經濟政策密不可分。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在推動貿易自由化方面大步邁進,從而推動了進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促進了產業部門尤其是製造業的出口貿易、勞動生產率和最終收入的增長。在世界性和區域性貿易自由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東南亞國家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有可能進一步加快。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帶動了各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它們在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不過,東南亞各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也存在許多障礙,其中包括司法體制不完善和比較普遍的腐敗問題。此外,東南亞國家雖然勞動力工資比中國更低,但它們在基礎設施方面與中國比起來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在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方面,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比中國落後10年以上。這也是阻礙東南亞的製造業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瓶頸」問題。
近幾年來,外企紛紛開始向東南亞國家遷徙。日本機械電子部件廠家紛紛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2006年初,日本麗聲鐘錶工業投資3億日元在河內工業園區建立了精密模具和樹脂部件成型工廠。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為了獲取廉價勞動力,同時也為了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紛紛走進東南亞國家,培育亞洲生產基地。在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服裝廠工人最低工資僅為每月45美元,土地、水、電等價格也非常優惠。印尼政府主管經貿的官員曾透露,僅僅在製鞋業這一個領域,就有不少企業轉移到印尼,在過去4年為印尼帶來1.8億美元的投資。
更多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