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介紹,自從去年10月以來,棉花價格開始逐漸上漲。僅今年下半年以來,面料價格環比上半年就漲了60%多,令企業經營壓力陡增。如東莞一家童裝企業,面料成本占該公司服裝生產成本的30%,下半年儘管營業額同比去年上升30%,但利潤卻下滑了20%。多數企業選擇以各種方式自己消化漲價壓力,如有企業冬裝選用了更多的仿毛、尼龍而非純棉;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會更多考慮款式裁剪簡潔;有企業採取加強生產成本控制,調整人員和組織結構,控制人力成本上漲;有企業將廠房轉移到江西、安徽等內陸省份;也有原本利潤就微薄的企業不堪重負,認為與其開工賠錢不如暫時停工。
廣東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稱,整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劉岳屏稱,「根據專家測算,廣東服裝企業一般產品利潤在3%左右。國內企業議價能力較低,如果說現在人民幣升值1%,將近20%的企業已到了盈虧臨界點,那麼人民幣升值5%,估計將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面臨倒閉。」人民幣升值也將促使服裝行業出現被動調整的效果,升值會對企業形成倒逼機制,如果企業不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就可能被淘汰,更有利於優勢公司擴大市場份額,行業也將重新洗牌。
今年全球經濟雖然回暖,國外訂單逐步增多,但服裝出口訂單普遍利潤低微,有的企業為了留住客戶不得不保本甚至虧本接單,也不敢接大的訂單。人民幣升值後部分出口產品可能會轉到國內市場銷售,也將加劇內銷市場的競爭態勢。因此,服裝行業成為預期受升值較大負面影響的行業之一。
更多服裝服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服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