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城市污泥處理未來前景分析

我國城市污泥處理未來前景分析

2011-01-01 14:02: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大多數污水處理廠未配備污泥處理設施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污水處理廠沒有配備污泥處理設施,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處理和處置。以北京市為例,2006年,北京污水處理廠日產生脫水污泥2100噸,京郊大興污泥消納場污泥處置能力為400噸/日,80%的污泥無法得到無害化處置。

據清華大學熱能專家、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中心總工程師馮武軍介紹,目前我國對污泥的處置以填埋為主,並有少量的堆肥和焚燒。污泥處理的最大難題是「初級污泥」含水率過高,後期脫水難度大、費用高。目前我國污水廠未作處理的污泥的含水率為99%,而污水處理廠經過濃縮和脫水處理後的污泥,含水率也只能降低到80%。因此,不論是填埋,還是堆肥、焚燒,效果都不理想,無法普遍推廣。

污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元素,理論上講是一種較好的肥料。但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污泥基本上是一種「流體質」,又因為富含油脂類的東西,水分蒸發和下滲都十分緩慢,自然風乾的時間漫長,堆積發酵的效益極低;在焚燒方面,雖然富含有機質,但含水率太高的污泥必須得添加燃煤才能焚燒,費用每噸為150至200元。如果配套的煙氣處理裝置不完備,還極易造成空氣污染。

目前我國採用的主要是填埋法。但因污泥含水率過高,在運輸和填埋過程中容易變質發臭,加上含水率過高導致黏性大,無法與其他垃圾均勻混合,阻礙了填埋場垃圾的生物發酵、降解過程。不少地方填埋場拒絕含水率大於60%的污泥進入場地。廣州市在2003年建起了國內第一個污泥綜合處置廠,由於污泥運輸、裝卸、存儲和處理未能完全封閉作業,導致工廠向外散發惡臭,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廣州市人大代表曾連續四次就該廠氣體污染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要求將其關閉。

熊康說,污泥填埋方式因無害化程度低,在國外已逐漸被禁用,污泥焚燒技術因其成本高也在減少使用。德國、丹麥和法國等歐洲國家規定,只能將污泥焚燒灰渣作填埋處置,而不能直接將污泥填埋。

污泥處理困難與商機並存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既有困難,又有機遇。主要的困難是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導致部分地方對配備污泥處理設施積極性不高。目前我國多數城市都配有污水處理廠,但絕大多數的污水處理廠並沒有配備污泥處理廠,使得污泥處理「無據可依」。馮武軍建議,應儘快出台相關政策,確保每個城市的污水處理廠配備同樣能力的污泥處理廠。

在資金問題上,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叢福泉建議,目前我國民間資本充足,污泥處理的市場前景也比較看好,應當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污泥處理領域,這樣既可極大緩解地方財政的壓力,同時又能解決環境問題,並給充裕的民間資本找到一條出路,實現「一石三鳥」的效果。

在技術方面,一些地方企業進行了大量的試驗,並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中在業界影響較大的是浙江省樂清市霸士工業電子有限公司研製的「帶式污泥乾燥機」。據這家公司的工程師張錦華介紹,這套設施採用「以泥燒泥、循環使用」的辦法,將污泥的含水率降到25%以下後,不添加任何助燃物即放入焚燒廂內燃燒,並以產生的熱量再烘乾新污泥,100噸污泥燃燒後只剩6噸灰渣。張錦華說,焚燒廂內的溫度高達800攝氏度,絕大部分病菌、病原體被滅殺,有毒有害的有機殘餘物也被氧化分解。

這套設備採用旋風除臭噴淋洗滌罐系統處理煙氣,排放完全達到國家標準。記者日前採訪時,廠區綠草芬芳,沒有一絲臭氣。據介紹,這套設施每噸污泥的處理成本不足100元,是國外成本的1/20。目前這套設備已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泥40噸。

各地來參觀的領導絡繹不絕,對技術都讚不絕口,但至今沒有一家願意引入生產。「主要是政府對污泥處理還不夠重視。」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重泥輕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方面的缺失。我國至今沒有國家層面上關於污泥處理的規定和要求。雖然環境保護部出台了《關於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但文件對於污水處理廠不建污泥處理設施如何處罰,並沒有明確交代,只是原則性地做了要求,可操作性不強。而且作為中央政府一個部門的通知,文件本身的法律地位較低,權威性不足,在實踐中較難得到貫徹執行。

但專家普遍認為,隨著科學發展觀逐步深入人心,我國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正日益推進,污泥處理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提上中央政府的議事日程。屆時,由污泥處理帶來的相關商機,將會和污水處理市場一樣巨大。專家建議,有關企業應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未來的污泥處理市場中搶得先機。
 
環保部發文要求「水「泥」同步並行處理

2010年11月26日,環境保護部下發《關於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污泥處理設施建設。通知明確要求,污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污泥處理設施應當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不具備污泥處理能力的現有污水處理廠,應當在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兩年內建成並運行污泥處理設施。

據發改委的數據,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極大地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10年,我國生活污水垃圾處理領域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20餘家。一些專家認為,隨著我國污水處理「重水輕泥」格局的改變,污水處理廠配備污泥處理設施,「水」「泥」同步並行處理,這必將給污泥處理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使污泥處理設施有望繼污水之後,成為環保產業新的增長點。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通常占污水總量的0.5%至1%。中國水網《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2月,我國每天產生濕污泥近10萬噸,按目前運營的污水處理廠計算,預計到2010年底,我國每天產生濕污泥達到17.5萬噸,年產生濕污泥6387.5萬噸。

更多污泥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污泥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