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性能纖維材料方面,千噸級T300碳纖維生產線成功投產,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碳纖維受制於人的現狀,極大地緩解民用和軍用領域對碳纖維的需求。在航空用高溫合金等高強金屬材料方面,超純淨鎳基高溫合金達世界先進水平,成為我國航空發動機重要的原料提供商,特大跨度橋樑纜索用高強鋼實現替代進口,核電站用高精密管材料實現產業化。其它如納米材料、功能陶瓷、光電材料、能源材料等戰略高性能材料也在國內形成先發優勢。「十一五」期間,全省平均每年新增新材料技術專利600件。
「十一五」期間,我省在一批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性高性能材料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高性能碳纖維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軍工行業對碳纖維的需求尤為迫切。目前我省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2500噸PAN原絲生產線和1000噸T300級碳纖維生產線,綜合技術成熟,生產穩定。該項目已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申請發明專利10項,建立了完整的企業標準,全部裝備實現了國產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和裝備封鎖,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丹陽恆神公司的3000噸碳纖維生產線投產,我省已掌握千噸級以上碳纖維產業化技術。未來幾年內,我省將形成萬噸級碳纖維生產能力,成為我國最重要碳纖維生產基地。同時,我省芳綸纖維、玄武岩纖維、高強玻纖等其它類型的高性能纖維也取得快速發展。
揚州建成國內首條能夠滿足國防要求的碳纖維生產線,其中高級別T300碳纖維已批量供應國防,今年又成功率先實現T700碳纖維在大生產線試製,性能指標已通過國防部門檢測,標誌著我省在國防用高端級別碳纖維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航空用高溫合金等高強金屬材料領域,我省企業在市場應用中占居先導地位,與國際同行的競爭能力初步形成。丹陽精密合金廠生產的超純淨鎳基高溫合金達世界領先水平,成為我國航空發動機重要的原料提供商;江陰興澄特鋼開發的高強鋼滿足120年耐久性要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特大跨度橋樑纜索工程應用中實現替代進口;宜興銀環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核電站關鍵材料特許供應商;南京雲海年產高強鎂合金15萬噸,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
納米材料的創新水平與國際保持同步,應用產品開發步伐加快。我省在蘇州建設的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取得快速發展,集聚納米科技企業50多家、科技人才2000多人,其中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00多人,納維科技生產的納米微球產值將超億元,其開發的納電子材料氮化鎵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我省是國內外半導體與光電材料的重要市場。國盛科技、南京鍺廠、南大光電、華夏光電等一批半導體科技企業平均增幅達到50%以上,光電傳輸材料國內市場占有量超過40%,全國5個光纖預製棒項目中有3個在江蘇。
更多高性能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性能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