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資料顯示,作為核電大省的浙江省已經有近40家民營企業進入了核電及相關領域。隨著核電的重啟,預計未來5年內全省將會有50家左右的民營企業進入這一領域。這些民企在泵、閥門、承壓容器、儀表等一些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正有所作為。可以說,在我國核電
裝備國產化過程中,民營企業這支活躍的力量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不僅在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核電民營企業發展的腳步邁向了國內空白領域以至於世界空白領域,而且在核電重型鍛件和特種材料的研發領域,他們憑藉著經營的靈活性、機制上的優勢和更大的科研投入力度,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並通過強強聯合,已在核電設備
製造的某些領城做出突出成績。在世界性的AP1000主管道製造難題面前,中船總渤海造船廠團隊中有民營企業的身影,義大利的IBF公司聯合團隊與中國民營企業合作,由義大利提供加工好的不銹
鋼管道鍛件,進行管道彎制,完成了AP1000反應堆
冷卻劑管道熱管段A的試製。
在特種材料研發領域,由寶鋼集團與民營企業銀環公司合資成立的寶銀公司已開始了蒸汽發生器用鎳-鉻-鐵Inconel-690合金傳熱管的研製。作為首個擁有萬噸級水壓機的民營企業的通裕重工,在大型鍛件行業內和一重、二重、上重等大型國企同台競爭,企業自主創新所形成的技術和工藝優勢使其在核電細分領域內占有了一席之地,並自主掌握了核電主管道製造的關鍵技術。日前順利取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核電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書,更為其向全球範圍內提供核電鍛件鋪平了道路。
與此同時,政策的助力也將為民營企業進入核電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早在2010年國務院就正式公布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
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36條",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鐵路、
金融、國防科技工業等6個准入領域。近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實施意見》發布,國防科技工業進一步敞開了民資進入的大門。這些政策的出台無疑為民營企業進入
高科技領域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