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2014年末,簡單回顧一下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你是否還對某款機型、某種技術形態留有印象?可能不是太多。2K螢幕、更高性能的處理器其實都是非常傳統的硬體提升,它們會讓手機更完美、但並不能帶來全新的手機形態。那麼在2015年,我們更希望看到怎樣的智慧型手機新特性?一起來探討一下。
1. 柔性螢幕
在三星和LG的努力下,搭載曲面螢幕的手機在去年登陸Android領域,即便是有限的柔性設計。而在今年,Note Edge則讓柔性螢幕變得真正具有使用價值,側面彎曲的形式可以顯示快捷方式、通知內容,相比此前的Galaxy Round更具實用性。
當然,我們在期待的是一種真正靈活的柔性手機,能夠完全摺疊,兼顧更大的顯示面積和小巧的機身。但除了柔性螢幕技術需要更成熟,電池、處理器、主板等組件將以何種形式柔性化也是一個問題。可以肯定的是,明年一定會有更多曲面手機出現,包括LG等廠商已經已經發布了相關計劃,但真正的創新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2. 更好的電池技術
電池壽命一直以來都是影響智慧型手機體驗的關鍵因素,雖然在處理器主頻、螢幕解析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電池壽命也有平均提升,但並算不上真正的突破。科技行業對於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一直在持續,可以是石墨烯等新材質、也可以是數秒鐘充滿電的形式,但遺憾的是暫時都沒有真正達到量產階段。
所以不論是何種形式,我們最終的願景是希望智慧型手機即便是搭載了4K螢幕、更強大的處理器,也能夠正常使用三天以上。設計形式也可以是更加靈活的,比如近期備受關注的YotaPhone 2,通過增加一塊電子墨水屏來延長電池壽命。
3. 機身更耐用
索尼的智慧型手機一直採用防水機身,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特性,至少用戶不必再擔心手機掉入水中無法使用。但麻煩的是,大部分手機的耐用性並沒有真正得到改善。如果你想獲得三防功能,通常要忍受醜陋、沉重的設計、低於主流的硬體規格和昂貴的價格;或者是為原本超薄精美的手機配上一款厚重的保護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手機廠商並不希望手機過於耐用,畢竟它們屬於一種快速消費品,過於耐用會阻止手機廠商的利潤增長。所以,這個部分可能只是消費者的美好願望。但我們也希望廠商可以做出適當調整,至少讓手機螢幕不再那麼易碎。
4. 不再有密碼
今年,很多智慧型手機都開始搭載指紋傳感器來替代傳統的密碼保護,另外還能夠通過一些諸如藍牙驗證的形式來解鎖設備。我們希望在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生物驗證傳感器、連接驗證的形式來解決設備的安全問題,甚至可以具備解鎖汽車、房門的能力。
5. 思考未來
作為Android系統的開放商,谷歌需要為這個平台帶來更多智能化的特性。不僅僅是完善界面設計、添加一些基礎的特性,還需要真正從使用體驗出發,實現更多智能化的功能。一個簡單的例子:Google Now雖然可以根據位置和使用習慣主動呈現一些內容,但無法辨別你是否已經閱讀過,你的其他設備依然會顯示這些內容。同樣,語音助理功能也十分基本。用戶在期待一種更具未來感、更加智能化的智慧型手機體驗,這是谷歌需要去思考的。
更多手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