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2014年水污染事件持續發酵的影響,2015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開始投資和關注中國日益嚴重的水資源污染和飲水安全問題,由此引發中國的淨水器企業進入高速發展百家爭鳴時代。
2015年已經來臨,中國淨水器市場異常火熱,各廠家努力崛起,搶占中國淨水器市場。中國淨水器市場從2003年漸漸升溫以來,到2014年截至,中國淨水器有4000多家。這些淨水器廠家中,80%沒有自己的生產組裝車間,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包括沒有自己的市場定位,很多企業在經歷2014年市場之中倒閉,或者轉行。相關數據也顯示,我國淨水器年產量已突破3000萬台,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而家庭實際普及率不到10%,整個市場發展處高速增長期。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國內外大量企業加入,使得淨水器生產企業不斷增加,總數超1000家,小的組裝工廠和小作坊更多。這些淨水器究竟效果如何?是否能夠真正地淨化居民用水呢?
帶著這些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向從業企業、消費者等進行調查和質檢部門公布數據發現,淨水器行業最大的問題在行業相關標準缺失,市場不規範,大量劣質產品充斥市場。
業內專家指出,使用劣質淨水器產品不僅無法去除水中污染物,還有可能帶來二次污染,同時如果合格淨水器產品使用不規範,不定期更換濾芯,也很難實現有效淨化。
國家檢測:合格產品不足一半
2014年7-11月,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組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質監部門對33家淨水器生產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在抽檢的33家企業中,僅有14家企業的樣品合格,德國獨資世保康、江蘇沁爾康、浙江美德沃等13家企業抽查樣品不合格,另外6家企業停產,抽查合格產品占比僅為42.4%。
據了解,抽樣合格企業的產品分別包括反滲透淨水器、超濾淨水機、直飲水機、淨水機等產品。不合格企業的產品也分別涉及上述類型,主要在渾濁度、肉眼可見物、耗氧量等檢測中出現不合格,也有部分產品涉及鉛、砷等含量超標。
對於這個檢查結果,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部長魯建國表示,儘管之前對淨水器市場不合格情況有一定心理預期,但是沒有想到不合格比例如此之高。
談及淨水器行業的合格率偏低現象,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原因在於缺乏相應國家強制標準。據了解,目前我國關於淨水器的相關標準超過了10個,但是沒有一個淨水器整機的強制標準,只能依靠相關的家電標準、衛生標準、材料標準以及行業標準來規範生產。由於沒有強制標準,各企業的標準也是千差萬別,一些小企業不按標準生產,甚至根本不制定企業標準,從採購、生產到出廠檢驗,都缺乏嚴格的質量把關,導致目前淨水器市場十分混亂。
記者了解到,2014年8月1日起,《家用和類似用途水淨化裝置通用要求》、《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淨化內芯通用要求》兩項新國標已正式開始實施。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與淨水家電相關的20項標準中,絕大多數都是推薦性的。
魯建國指出,目前淨水行業還是採用計劃經濟遺留下的衛生許可批件,即衛生部關於飲用水的技術規範,並不是一個行業標準,致使很多企業認為只要有了衛生許可批件就可以高枕無憂,所以沒有按相應標準來要求自己的產品。有些小企業對於合格的概念很模糊,沒有對應的實驗研發室、技術檢測室,產品基本都是依靠買來的零件進行組裝,此次檢測的目的就是警示企業生產產品要嚴格遵守相應標準。
企業回應:產品已整改或下架
距離國家質檢總局披露質量問題已過去3個月時間,大部分問題廠商都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回應和整改。
據德國獨資世保康水務(南京)有限公司王女士介紹,「公司產品已經復檢合格,並提交給質檢總局」。關於質監部門的複查結果,王女士則表示,由於質檢總局需要將所有13家不合格產品統一進行複查才會給予公示,具體什麼時候質檢總局會公示結果並不清楚。
浙江長興美德沃淨水設備有限公司朱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市場上該款產品公司已經全部進行了整改,各項指標均合格,並將整改後的產品送到質檢總局繼續復檢,具體複查結果馬上將會進行公示」。
廈門淨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湯鎮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淨怡JI-MF1627被檢測出的渾濁度、肉眼可見物、耗氧量和砷的不合格都是由濾芯問題造成。該濾芯是來自與之合作的廣州一家濾芯供應商,公司已經把其列入黑名單,停止了合作,並且第一時間將另一家經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合格的濾芯材料供應商更換為新供應商。
湯鎮坤表示,此款產品在去年4月才面世,目前還只是在廈門本地進行線下直營銷售,公司也已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了整改。整改後,產品複查合格,且已經將整改後的產品提交到質檢總局複查。更多相關淨水器行業前景分析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淨水器龍頭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部分企業選擇了整改,也有一些企業選擇下架停止銷售。寧波市美之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已經於2014年12月12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架MZJ-RO-02A淨水器,並在官網刊登了相應的通知。
行業難題:無牌產品問題更多
產品的抽查結果雖然可以說明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往往也難以全面體現出行業問題所在。如有一些企業對質檢流程和檢測結果並不認同。浙江美菲特水處理有限公司在公司官網上聲稱,「公司為外向型企業,是一家外貿型加工製造企業,國內市場並沒有正式開展業務銷售工作,外貿產品本不應納入所謂國抽範圍之內」。並表示產品渾濁度、肉眼可見物超標是由於後置活性炭濾芯沒有充分沖洗,碳粉流出導致,出現不合格是由於檢測方法不正確,淨水器產品不合格項目應為余氯超標、重金屬超標、化學污染、有機物超標等。
在談及此次抽查對整個淨水器市場質量提升的作用時,從業者則認為,效果十分有限,因為淨水器市場最大的問題不在這些品牌商,而是在於那些小作坊和那些無牌產品。
一位淨水器行業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事實上此次質監部門檢測的這些產品相對來說都是行業內的優質產品,這些產品往往在線下賣場或者專賣店銷售,具備一定的售後體系,部分質量問題往往是由於一些客觀因素或者市場因素所致。整個淨水器市場除了這些正規的、有品牌的生產企業外,還有更多的小作坊等生產機構,為一些品牌企業進行貼牌生產或者直接生產上市,這類產品往往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類小作坊不僅不具備完善的生產工藝,還缺乏生產對應的實驗監測環節,無法進行金屬指標、有機物指標和微生物指標的檢測實驗,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風險更大。
產業空間:中國市場尚待開發
那麼淨水器究竟有沒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據了解,對於人體而言,通過淨水器淨化後的水,並不能算是最健康的水,因為往往在淨化污染物的同時,也會淨化掉各類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礦泉水才是最健康的水。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礦泉水賣得比較貴的原因。
但是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城市包括絕大多數農村,水多多少少都遭遇了一些污染,天然的礦泉水十分稀少,對於城市消費者而言,家庭用水基本上都是自來水,自來水在到達家庭用戶之前,已經經過了水工廠的初步淨化,這種水要好於河水和一些地下水。水工廠的初步淨化做了兩步工作,一步是通過沉澱過濾的方式,去除了水中的泥沙、藻類、腐殖質等輕微顆粒物,第二步是進行了消毒,自來水經氯氣消毒後,可以殺滅病毒、細菌。
雖然經過兩步淨化,但是到家中的水仍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首先氯氣雖然可以消毒,但是卻無法去除重金屬、揮發性物質等。此外, 自來水經管道長途運送後,易受二次污染,所以自來水基本都應選擇燒開了再喝,但燒開也只能解決細菌問題,無法解決泥沙、鐵鏽、重金屬、揮發性物質和細菌屍體等問題,而且自來水中的余氯經過高溫燒煮之後會產生三氯甲烷,三氯甲烷又是標準的致癌物質,所以只是燒開,飲用水的水質不會得到根本改善,對身體健康會造成隱患。
而淨水器則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據從業者張女士介紹,淨水器簡單按照效果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就是過濾泥沙,第二層過濾鉛、砷等重金屬,第三層次淨化有機化學污染物,第四個層次就是消費者所想要的淨水器,能夠過濾掉水中將近99%的污染物,淨化後的水能夠直接飲用(又稱「生飲」),這也是市場上號稱的純水機或者純淨水機。
長期使用淨水器的消費者李先生也告訴記者,「淨水器是有效果的。剛開始使用的時候並不明顯,等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就感覺特別明顯,經過淨化的水和沒有淨化過的水口感差別很大,去飯店吃飯一喝水就能明顯感覺出是否淨化過,去朋友家一喝水就能判斷他家是否安裝了淨水器」。如今一般遇到事情需要外出,都會用杯子從家中裝水隨身攜帶,輕易不喝其他水,李先生如是說。
更多淨水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淨水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