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鹽是指從海水、地下岩(礦)鹽沉積物、天然鹵(咸)水獲得的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經過加工的食用鹽,不包括低鈉鹽。
記者昨天(7月1日)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近日指揮江蘇、北京等地警方偵破一起特大工業鹽冒充食鹽案件,涉及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東、江蘇等7個省市,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22名,搗毀制假、倉儲窩點5處,查明該團伙制售假劣食用鹽2萬餘噸,案值2000餘萬元。
據介紹,2014年底,江蘇省泰州市鹽政執法部門在對農貿市場、小商戶日常檢查中,發現有大量包裝標註為「北京中鹽加碘精製鹽」字樣的食用鹽在本地低價銷售。經檢測,該食鹽中碘含量為零,並檢出亞硝酸鹽成分,經鹽業部門確認系工業鹽。相關資訊可查詢《中國食鹽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泰州市公安局迅速立案並展開調查。歷時4個多月,警方基本摸清了案件情況,涉案團伙大量使用不含碘的工業鹽,分包成小袋後假冒「北京中鹽加碘精製鹽」等標識,並勾結長途客運司機進行銷售。
公安部將該案列為利劍行動重點督辦案件。近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江蘇、北京警方聯手成功搗毀該「假鹽」制假源頭,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據警方調查,王某某、姜某某在北京大興郊區租用廠房併購置包裝設備,以其註冊的工業鹽銷售公司為幌子,大量購入工業鹽,而後直接將工業鹽包裝為小袋食用鹽,冒充「加碘鹽」、「深井碘鹽」等產品,除部分直接銷往北京一些農貿市場及通過網際網路發布銷售信息並通過物流運送外,大部分由其銷售下線胡某某等犯罪團伙骨幹,勾結部分北京開往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長途客車司機,由長途客運司機藏匿在客艙或行李箱內運往外地,低價批發給當地城郊接合部和農村的小商戶以及食品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該團伙已制售假劣食用鹽2萬餘噸,案值2000餘萬元
更多食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