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復旦6500萬美元賣抗腫瘤藥專利 國內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藥物投入

復旦6500萬美元賣抗腫瘤藥專利 國內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藥物投入

2016-01-01 11:01:5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學者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日前,在網上曝出的一則復旦賣抗腫瘤藥專利的新聞報導,讓全球都十分的關注。大家都很好奇這一次復旦賣抗腫瘤藥專利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復旦6500萬美元賣抗腫瘤藥專利 國內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藥物投入

  3月15日,復旦大學與美國HUYA(滬亞)公司在上海達成協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青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用於腫瘤免疫治療的IDO抑制劑有償許可給美國HUYA公司。此次許可轉讓將至多為復旦大學和楊青教授帶來6500萬美元的收益。

  據了解,IDO抑制劑作為具有新藥靶、新機制的藥物,可應用於治療腫瘤、阿爾茨海默病、抑鬱症、白內障等多種重大疾病,社會、經濟效益前景廣闊。

  目前,國外醫藥行業對於IDO抑制劑藥物的市場前景頗為看好,多家國外知名藥企均宣布要加入IDO抑制劑的研發競爭。但現有的IDO抑制劑普遍抑制效力低下,尚無IDO抑制劑藥物問世。截至目前,美國NewlinkGenetics公司與美國Incyte公司研發的相關化合物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而楊青帶頭研發的新型IDO抑制劑,已經申請了國內專利和PCT國際專利,有望成為第三個進入臨床實驗研究的IDO抑制劑。

  據悉,協議簽訂後,美國HUYA公司將向復旦大學支付一定額度的首付款。若該IDO抑制劑在在國外臨床試驗結果取得優效;在歐盟、美國、日本成功上市;以及年銷售額達到不同的目標後,美國HUYA公司向復旦大學支付累計不超過6500萬美金的各項里程碑付款。

  「可以說,6500萬美金是一個比較可觀的價格。」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易八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復旦大學與HUYA的合作給國內高校及科研機構樹立了很好的範本。

  易八賢表示,相比國外更為成熟的產學研結合模式,目前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向國外輸送研究專利存在模式瓶頸,最顯著的就是創新藥物在課題研究階段的估值問題得不到解決。更多最新抗腫瘤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抗腫瘤藥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因為現在國內並沒有從事此類估值的專業機構,科研機構內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建立這樣的專業部門。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的研究機構市場化程度太低,這使得國內的研究在國外的市場上常常不被認可或者估值偏低。」易八賢說。

  「在過去,歐美國家在創新藥研究領域一直領先國內,國內向國外輸出專利的案例並不多。」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告訴記者。他表示,創新藥物研發是一個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的過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創新藥領域基礎研究和高端研究都較為薄弱,再加之中國新藥研發出來之後審批手續較漫長,並且要通過招標才能夠進入醫院,企業對於開發自主創新藥的積極性不高,市場上的國產藥以仿製藥為主。

  隨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推出,國內的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始加大了自主研發創新藥物的投入。

  易八賢透露,在最近的7、8年裡,國內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數量已經達到了30種以上,國內的藥企和科研機構向國外市場輸送藥物和專利的情況漸多。

  目前,國內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新藥正在進入爆發增長期。2月26日,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劉謙在全國衛生計生科教工作會上介紹稱,「十二五」期間,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新藥為前50年總和的3倍;其中,139個品種獲得臨床批件,較「十一五」期間增加12.5倍。技術改造了200餘種大品種藥物,提高了臨床用藥可及性。

更多抗腫瘤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抗腫瘤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