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房地產營改增最新消息:二手房交易火熱 專家稱營改增後不會交太多稅

房地產營改增最新消息:二手房交易火熱 專家稱營改增後不會交太多稅

2016-01-01 09:17:4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房地產營改增最新消息: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房地產營改增最新消息:二手房交易火熱 專家稱營改增後不會交太多稅

  「5月起中國全面實施營業稅改徵增值稅,並首次涉及個人二手房交易。」這條來自中國國稅總局的官方消息剛爆出四天,就「傳導」至敏感的市場「神經」,本已熱火朝天的長三角二手房市場近幾日更是「火上澆油」,讓不少「持幣觀望」的冷靜購房人也「躁動不安」,急於出手。

  「出手要快,營改增之後,可能房價漲得越高,稅交的越多!」17日,江蘇省會南京市中心的華僑路房產交易中心,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瀰漫在不少交易者的談論之中。

  站在人頭簇擁的交易大廳內,幹了十幾年二手房中介的劉紅幫客戶拿著一張「542號」的排號票,平靜地看著大螢幕上跳動的紅色排號數字,她已經等了2個多小時,前面還有300多個號,後面又來了100多號。「這幾周,這裡一天排800來號很正常。其他有的交易中心都已經限號了,一千多號的當天根本排不到。」

  劉紅告訴記者,自從新年以來,「幾乎是一個政策出來,就帶來一波二手房買賣熱浪。」她特指的是,2月22日起施行的「降低房地產交易契稅、營業稅,持有兩年以上過戶免營業稅」政策。

  「這半個月,我的電話都被客戶打爆了,從早到晚都沒有停過。」劉紅略帶疲憊但愉快地說,「現在是一周賺一個月工資。」據其透漏,有個同行上個月做了9筆交易,月收入十多萬。

  據國內最大的房地產網站之一「搜房網」的統計,3月的第二周,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早早進入熱浪滾滾的夏天」:江蘇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 3320套,是自去年11月以來交易額最高的一周;蘇州二手房成交3956套,接近4字頭;一線大城市的上海市,二手房的掛牌價則一路「水漲船高」,從去年12月底的33452元飆升至37015元,過個年,房價漲了整一成。

  「最近來的客戶不少都問,5月之前能買到房子嗎?」劉紅說,即將於5月全面實施的「營改增」政策再次為二手房市場打了「雞血」。劉紅認為,這主要是擔心買賣房要多交稅,而賣方的稅負又往往直接讓買方承擔,這讓不少前段時間持觀望態度的買房者也坐不住了。

  是否真的會「營改增之後,漲的越高的房子稅負越重?」,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院長、財稅專家李林木就此進行了專業釋疑,他呼籲,購房者稍安勿躁,毋須著急加入「搶房大軍」,「對於普通的個人購房者來說,營改增該政策恰恰只會減除降低稅負,而非增加。」

  據李林木解讀,首先,今年2月開始實施的「持有兩年以上房屋,過戶免營業稅」政策,在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應該會繼續保留,「這就意味著持有兩年以上的房子依然不會徵收增值稅,這個範圍並無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之分,也就是所有房產都可享受這個優惠。」

  對於市場更為關注的「持有兩年以下的房屋」,李林木介紹,這類房屋按照目前的營業稅徵收規定,是「按全額徵收」,即房產交易價的適用5%」的營業稅率,比如售價100萬元房子徵收5萬元營業稅。

  而「營改增」之後,由於個人購房屬於小規模納稅人,個人購房按增值稅目前的徵收規定,適用的是3%的增徵收率,且不考慮原購進價,僅以去除增值稅的最終賣出價作為計稅依據。「即,同樣是購買不足兩年,售價100萬元的房子,購買不足兩年,營改增之後,按照去除增值稅的售出價為計稅依據,僅需交納2.91 萬元左右的賦增值稅。相較於現在的5萬元營業稅,降幅還是很大的。」

  「總體來說,對於個人購房者,營改增之後,無論房子漲價了多少,納稅基礎都是以最終賣出價作為參照。不會出現房價漲的越高,稅負就交的越多的情況出現。」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房地產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營改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營改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營改增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