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際網路圈子中發生了不少的大事,包括最近的iPhone7的全球首發,Note7的「電池門」事件等等。
iPhone7全球首發超預期 巴菲特逆勢買入獲益或接近20%
作為蘋果陣營中一款常規升級的產品,市場猜測iPhone7可能成為一枚啞彈,但在全球首發當日的表現來看,iPhone依然保持著其他手機品牌望塵莫及的市場熱度。
蘋果在周四對媒體稱,自上周開啟預定以來,首批iPhone 7 Plus已在全球銷售一空。此外,美國運營商T-Mobile和Sprint也紛紛表示,iPhone 7預定量遠遠超出此前預期。
近期蘋果股價的走高給證明了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眼光。據彭博新聞社統計,6月以來,全球有295家基金公司清倉了所持蘋果股份,包括 金融大鱷索羅斯、「華爾街之狼」伊坎,以及最早預見2008年金融危機的專家之一巴里所管理的基金都在二季度清空了蘋果的股票。
與之相反的是巴菲特的「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作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上半年兩度增持蘋果股票,且二季度增持正逢年內蘋果股價低谷。從苹 果在美股的表現來看,從7月以來,蘋果股價大漲21%,表現遠超標普500指數。這意味著巴菲特持有蘋果股票收益可能接近20%。
國內14家航空公司對三星Note7髮禁令:不得開機或充電
截至9月15日,國內已有14家航空公司針對三星Galaxy Note7手機(以下簡稱Note7)出台禁令:不得託運,飛行中不得使用和充電。
Note7爆出「電池門」問題後,已有多國、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宣布「封殺令」。在國內,海航集團是第一個就Note7做出相關禁止令的航空企業。13日,海航集團安全管理委員會要求集團內所有員工禁止攜帶Note7登機且禁止將其隨行李託運,集團旗下航空運輸企業不接受旅客在飛機上使用Note7、充電、隨行李託運。這也意味著,除了海南航空,由海航集團運營管理的天津航空、金鹿公務、祥鵬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福州航空、烏魯木齊航空、北部灣航空、揚子江航空、桂林航空、長安航空等11家國內航空公司,也將統一執行Note7「封殺令」。
送生鮮上門的生意不好做?Google 宣布在美國暫停該服務
Google 曾經希望敲開的不只是你家網際網路的大門,還有你現實生活中的大門——例如帶著新鮮的桃子和一加侖的牛奶。但現在 Google 的這一希望暫時落空了。Google Express 業務部門做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暫停部分日雜業務並停止銷售水果和蔬菜等生鮮商品。從今年 2 月起,Google 在舊金山和洛杉磯的部分地區測試這項服務。
Google Express 總經理 Brian Elliott 表示停止生鮮商品的銷售是一項「艱難的決定」,他說:「我們已經試了各種不同的商品,想搞清楚這門生意應該怎麼做。我想現在我們真的弄明白了。」據悉,未來 Google Express 將專注於普通百貨零售商品的銷售和配送業務。Brian Elliott 稱不接受生鮮類商品的訂單會讓快遞服務更容易一些,Google 計劃與不同的第三方快遞服務比如 OnTrac 和Dynamex 合作,因此以後能在街面上看到的 Google 快遞貨車可能會大幅減少。不使用自己的貨車將有助於 Google 削減成本,它主要通過收取佣金的方式來賺取收入和利潤。
壹桌網貨品下架電話不通:生鮮電商燒錢模式難持久
這段時間,市民劉女士發現,她以前購買過生鮮食材的壹桌網,其APP商城貨品全部下架,客服電話也始終打不通,此前辦的購物卡無法使用。如此異常現象,引起劉女士等市民的質疑,「壹桌網是否面臨倒閉?」
據核實,壹桌網公司早已人去房空。但壹桌網相關負責人卻否定了公司倒閉的說法,壹桌網總監傅稱,「壹桌網沒有倒閉,只不過放棄了生鮮電商業務,在準備轉型,但具體轉型方向由投資方決定。」對於公司客戶購物卡餘額無法退還一事,公司已根據後台記錄一一聯繫客戶,用現金方式返還餘額。
上海生鮮電商業的業內人士黃立峰指出,壹桌網倉庫、配送團隊自建,運營模式較重,類似於今年4月出現問題的生鮮電商美味七七,企業要盈利需要大量的訂單和客戶規模,否則很難覆蓋成本。據統計,生鮮電商的產品毛利率平均20%-30%,但倉儲運營的成本能占到1/3,物流成本可能又占1/3。而目前大部分生鮮類客單價都不超過200元,雖然已經不低,這對於動不動就幾十元物流、冷鏈成本的生鮮產品來講很難盈利。
國內電商紛紛上馬直播 專家:難形成穩定商業模式
9月9日廣電總局出台新規,要求直播機構「持證上崗」,這對剛剛成為電商熱門營銷工具的直播而言無疑增加了門檻,同時也讓人關注到「電商+直播」的行業熱點。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隨著一大批「網紅」和明星直播效應的凸顯,善於營銷的電商迅速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商機。目前,天貓、蘇寧易購均已上線直播,京東也即將上線直播頻道。有業內人士認為,直播既能通過內容吸引用戶,還能提高轉化率,讓用戶邊看邊買。也有人認為,直播炒作成分大,很難形成常態。
創業少女王凱歆走下神壇 導師曾勸她回學校好好讀書
今年7月,在經歷了被批專橫跋扈、搬家裁員、數據造假等一系列負面新聞後,曾創立了神奇百貨的17歲輟學少女王凱歆被拉下了「神壇」,從頂峰到谷底,僅僅半年時間。不久前,王凱歆寫了一篇名為《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時間裡,我幾乎經歷了創業所有該遇到的坑》的文章,這被人們看作是她的一篇謝幕詞。雖然神奇百貨目前並沒有倒閉,但與當初獲得1500萬元風投融資,身價估值過億的風光相比,已然黯淡無光。
王凱歆感到,自己扮演了資本玩家的試驗品,即便她的公司最後成了「次品」,但玩家們卻毫髮無損,「(他們)投出去的錢就當是打了一個廣告」。
庫克接受ABC採訪:從商業前景來看,AR比VR更有價值
做客ABC電視台的《早安美國》節目時,庫克又再次強調了自己對AR的重視與青睞。他認為,雖然這兩項技術都十分有趣,但VR更應該被視為一個壯大AR的「機遇」與「跳板」。他的話告訴我們,蘋果正在將更多籌碼押在AR上: 「到目前為止,我的個人觀點是發展AR比VR更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在共處一室坐下來交談的同時也能看到某種虛擬事物或形象,它可能是我們正在談論的某件產品,也可能是某一個不在場的朋友。因此,你能從AR中挖掘出很多相當酷的點子和產品。我們會繼續致力於對該領域進行投資,蘋果對AR的前景很有信心。」
「VR為用戶提供的沉浸式體驗雖然確實很酷,但從長遠來看,其商業效益與VR相比並不是那麼突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它感興趣的用戶會越來越少,但在某一些領域,比如遊戲與教育行業,VR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也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幾個方向。」
銀行也想擁抱區塊鏈 但發現實在太難了
《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稱,在新技術的威脅下,銀行曾都紛紛徵用區塊鏈——比特幣的底層數據集技術——以降低成本,但事實上,技術專家和商業人員目前都不得不先極力地對技術進行大幅的修改,推動這個前沿的技術適用於金融世界的標準。
最初這些功能對金融服務機構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他們也許也證實了,將區塊鏈推向應用落地是多麼的不容易。首先,區塊鏈讓交易變得前所未有的透明,這就觸及了那些偷偷摸摸的銀行家保護隱私的利益需求,他們的計劃也與旨在擁抱區塊鏈的改革者背道而馳。
fintech諮詢公司11:FS聯合創始人、前巴克萊銀行區塊鏈領頭人Simon Taylor表示,區塊鏈擁護者希望解決的問題焦點在於中央銀行貨幣,但是這對於銀行或中央銀行來說,這與其意識形態不符。當前銀行業通行的意識形態是效率。收緊的監管,來自科技公司的新挑戰者以及持續低迷的中央銀行利息率,都促使著銀行業不得不竭盡所能嚴肅對待削減成本的問題。
更多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際網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