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低價航空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坐飛機出行,我國民用航空客運量也不斷增加,2016年我國民用航空運行數據及準點情況分析詳情如下。
民航局最新發布的《2016年民航機場生產統計公報》中顯示,我國境內民用航空機場達到了218個,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達到10163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國際航線首次突破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9.3%。
此外,2016年全國民航完成飛機起降923.8萬架次,比上年增長7.9%。我國境內的機場當中,北上廣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吞吐量的三分之一。
根據民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擬年均成長10.4%,從2015年的4.4億人次增至7.2億人次;計劃至2020年新增布局一批運輸機場,建成機場超過50個,運輸機場總數達260個左右;布局建設一批通用機場,達到500個以上。計劃至2020年航班正常率從2015年的67%提高到80%;平均延誤時間從23分鐘降為20分鐘。
坐飛機最怕的就是航班延誤。但如今飛機晚點跟堵車一樣,成為常態了,民航局未來如何解決飛機晚點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航班準點率有所提升,但和已開發國家比仍有差距。對此,部分參加「兩會」的民航系統人大代表認為,可以通過優化空域管理的辦法,進一步釋放民航運輸生產力。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面對航班晚點,馮正霖說,「這個問題大家確實有不滿意的,包括我以前也不滿意,現在也不滿意。」他介紹,航班正常率是一個非常複雜、多種因素構成的問題,它包含了天氣、軍事活動、機場、航空公司、地服、空管等。
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天氣、機場、航空公司、地服、空管是影響航班正常抵達的主因,2016年航班正常率達到了76.4%,比2015年提升了8.4個百分點。
航空公司和空管系統的影響因素均下降到10%以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但還有空間可挖。
全國人大代表、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表示,從國際比較看,中美兩國的飛行情報區面積相當,但中國的年旅客運輸量只有美國的1/3。在這種情況下,2015年美國的航班正常率已經達到81.7%,與之相比中國仍有差距。
馬須倫說,航班出現延誤,有不利天氣的因素,也有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因素。近年來通過加強機制建設,航空公司自身因素造成的延誤在延誤總數中所占的比例已不到10%。
全國人大代表、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之前曾提出優化我國民航空域資源的配置問題。王均金說,我國現行的空域資源管理制度難以滿足現實需求,需要在國家層面上進行系統規劃、統籌發展。
馬須倫表示,長久以來,我國關於空域管理的基本法一直處於缺位狀態。建議在統一立法的基礎上,設立專門的空域管理委員會,負責受理和審批各類空域使用申請,監管空中交通流量。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民航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民用航空市場發展空間可期,有了十三五規劃的指引,未來我國航班準點率一定會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