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水指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用水及廠區內職工生活用水的總稱。用量雖較大,但實際消耗量並不多,一般耗水量約為其總用水量的0.5%~10%,即有90%以上的水量使用後經適當處理仍可以重複利用。那麼工業用水行業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我國城鎮的工業取水量占全國總取水量的20%,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工業數量的大幅增長,水資源供需將逐漸加大。工業廢水排放量約占總排水量的49%,由於絕大多數有毒有害物質隨工業廢水排入水體,導致部分水源被迫棄用,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同時我國小城鎮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同時又存在嚴重浪費的現象.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約為52%。國內地區間、行業間、企業間的差距也較大。重複利用率最高達97%,而最低的只有2.4%,不少鄉鎮企業供水管道和用水設備「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地下水取水量逐年上升,浪費和漏失的水量高於取水量的15%。
工業用水行業發展趨勢一、 污水處理空間大,增量和存量均有發展機會
污水處理率仍有提升的空間。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規劃到2020 年底,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 95%。目前雖然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 90%,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使得污水處理量仍有較大增量發展空間。
工業用水行業發展趨勢二、水域生態治理
根據數據顯示,全國 295 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超過 70%的城市存在黑臭水體,經濟發達且水系更多的中南區域和華東區域合計占比達 71.9%。 2016 年,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 1617個國考斷面中,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污染,海河流域為重度污染。
工業用水行業發展趨勢三、膜技術已經成為市政污水處理的主流技術
在目前國家開始實施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和嚴峻的水污染大環境下,排放標準的提升,利好膜行業。採用膜技術的水處理出水質量好於傳統處理方法。目前在中國市政污水處理領域 MBR 使用較為普遍,成本方面,膜處理與傳統工藝差距在造價上為 25%-50%,在運營費用方面僅有 20%。
據統計,目前全國地表水體中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占比分別為31%、30%、21%、6%、9%和3%,其中Ⅳ類及Ⅳ類以下水質水體占比近4成,水質污染問題嚴重。每年水質污染給人體健康、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漁業養殖等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400億。。2014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約為716億噸,較2005年的514億噸增長近4成,2005至2014十年間年複合增長率為3.4%,保持逐年穩步增長。以上便是工業用水行業發展趨勢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