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化學電池中,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是靠電池內部自發進行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的結果,這種反應分別在兩個電極上進行。
日前,凱盛科技1.5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建設。蚌埠市市委書記周春雨出席當天上午的開工奠基儀式,宣布項目開工,市長白金明致辭。市領導何金良、顧世平、王誠、楊森,市政府秘書長姜曉天;國際玻璃協會主席、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彭壽出席。
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是全球光伏領域的開創性成果,是新一代具有競爭力的商業化薄膜太陽能電池,當天開工建設的1.5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建成10條生產線,形成1.5GW以上的生產能力,其中一期投資25億元,建設兩條15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近千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蚌埠市市長白金明在致辭時說,蚌埠矽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是省政府確定的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也是蚌埠市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發展重點。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是中國建材集團以集成創新模式建設的全球一流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是蚌埠市深化與央企合作的又一重大戰略成果,對於蚌埠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打造蚌埠經濟升級版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白金明表示,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落實工作責任、強化服務保障,支持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同時,也希望凱盛科技集團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彭壽在致辭時表示,此次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的啟動,開闢了企業與蚌埠市委、市政府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將為蚌埠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增添新的活力,為把我國光伏產業做強做優,譜寫新的篇章。有關更多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的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近年來太陽能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成本顯著降低,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領域。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光伏裝機總量已超過 400GW。下面進行太陽能電池行業現狀分析。
太陽能電池行業分析表示,2017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 102GW,比 2016 年同比增長約 40%。 2007 至 2016 年全球光伏發電平均年增長率超過 40%,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能源品種。從趨勢來看,在 2017 年的新增裝機量中,我國貢獻了 53GW,與 2016年新增裝機量相比,同比增長了 56%。截至 2017 年底,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 131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亞洲市場方面,作為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金磚四國之一,印度為使電力設施配套經濟民生髮展,全面向國際資本開放能源市場。同時,印度為應對氣候變化,總理莫迪提出到 2022 年可再生能源裝機 200GW 計劃,其中光伏 100GW, 2017 年印度光伏新增裝機量為 9GW,未來增長空間廣闊。相較而言,日本光伏市場增長動力不足, 2017 年裝機量僅為 6.8GW,年新增裝機量已連續兩年下跌。
通過對太陽能電池行業現狀分析,從全球區域市場情況來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報告,2017年我國無論從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方面均處於市場第一位,新增裝機容量為53GW占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54.08%;截至2017年末我國累計裝機容量為131GW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32.57%;美國累計裝機容量緊隨其後,為51GW,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12.67%;
日本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三,為49GW,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12.17%;德國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四,為42GW,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10.43%;印度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六,為18.3GW,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4.55%,但增速較快,預計未來幾年印度將成全球光伏市場的領導者之一。
通過對太陽能電池行業現狀分析,隨著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光伏發電成本在全球範圍內持續下降, 2010-2015 年光伏發電成本降低了約 60%。隨著光伏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發電成本正在迅速下降, 2020 年左右光伏發電的價格將降低至火電發電的水平,中國有望實現平價上網。平價上網的實現具有里程碑意義,將進一步加快光伏產業的發展速度。
根據2016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105GW、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5GW。事實上,截止2018年9月份,中國光伏發電累積裝機已經達到165GW,遠超「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以上便是太陽能電池行業現狀的所有分析了。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4年1-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4914.2萬千瓦,同比下降0.1%,2024年1-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為28629.4萬千瓦,累計增長17.8%。
2024年1-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萬千瓦) | 累計值(萬千瓦)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4年2月 | 0 | 6992.6 | 0 | 8.6 |
2024年3月 | 5511.4 | 12588.1 | 28.7 | 20.1 |
2024年4月 | 4620.4 | 17629.6 | 11.1 | 18.2 |
2024年5月 | 4981.7 | 23777.5 | 14.8 | 22.8 |
2024年6月 | 4914.2 | 28629.4 | -0.1 | 17.8 |
太陽能電池產量月度數據
附表:
2024年1-02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累計值為6992.6萬千瓦,累計增長8.6%。
2024年3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為5511.4萬千瓦,累計值為12588.1萬千瓦,同比增長28.7%,累計增長20.1%。
2024年4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為4620.4萬千瓦,累計值為17629.6萬千瓦,同比增長11.1%,累計增長18.2%。
2024年5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為4981.7萬千瓦,累計值為23777.5萬千瓦,同比增長14.8%,累計增長22.8%。
2024年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為4914.2萬千瓦,累計值為28629.4萬千瓦,同比下降0.1%,累計增長17.8%。
以上就是2024年1-6月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上海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上海海關關區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太陽能電池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4%,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貨值同比增長6.4%,可謂「新老」商品出口皆有亮點,反映出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產能合作正不斷深化。
據統計,1月至10月,上海海關關區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太陽能電池11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增幅居前十大出口商品之首;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1043億元,同比增長6.4%,為第一大類出口商品。
海關專家分析認為,「新老」商品出口皆有亮點,說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能合作項目正穩步推進。以南亞市場為例,前10個月,上海海關關區對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三國合計出口1445.9億元,同比增幅達15.9%,對同期上海海關關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3.2%。
紡織類傳統商品出口增長,主要原因是紡織服裝業訂單加速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帶動相應原材料的出口。
產能合作同時促進了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統計顯示,前10個月,上海海關關區自「一帶一路」國家僅進口服裝及衣著附件一項商品就達122.3億元,同比增長18.2%。
1月至10月,上海海關關區累計實現進出口4.2萬億元,同比微增0.2%,其中出口同比下降0.1%,但同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達9613.1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增幅為4.2%,顯示出「一帶一路」戰略已成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據最新2016-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目前,太陽能電池行業整體出現產能過剩,積極拓展消費領域無疑成為其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手段。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6年1~8月,全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累計完成產量同比增長25.2%。8月份完成產量同比增長11.2%。2016年全國太陽能電池行業月度產量及同比增減數據如下圖所示。
2016年全國太陽能電池行業月度產量及同比數據
編輯整理:中國報告大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指標
2016年8月
2016年7月
2016年6月
2016年5月
2016年4月
2016年3月
2016年2月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_當期值(萬千瓦)
569.6
570.1
754.1
698.1
587
649.5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_累計值(萬千瓦)
5043.6
4470.5
3890.6
3161.7
2230.6
1589.9
906.7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_同比增長(%)
11.2
14.7
37.5
28.4
17.7
24.1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_累計增長(%)
25.2
26.4
28
27.1
20.3
20.7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