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行業是一個古老而時尚的產業,隨著一代一代的產品工藝不斷的升級,推動著鑽石產業向前發展。我國鑽石行業零售總額約6133億元(2012-2019年CAGR7.8%),以下是鑽石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鑽石行業分析指出,時尚度高的鑽石飾品成為最受千禧一代追捧的珠寶品類。根據鑽石行業分析數據,在中國52%的千禧一代將鑽飾列為最渴望得到禮物的第一位。20%千禧一代擁有鑽石飾品(其中25-34歲人群持有比例最高,達29%),該比例高於年長一代(18%)。同時,中國也是四大鑽石消費國家中唯一一個千禧一代擁有鑽飾比例高於年長一代的國家。並且,在各國千禧一代女性占鑽石珠寶消費的比例中,中國以68%居首(2019年),遠高於其他三個國家(印度/美國/日本分別為47%/41%/29%)。
2019年鑽石行業規模約1200億元,具體來看,翡翠類飾品在中國有深厚的文化基礎,需求較為穩定。鑽石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黃金類飾品因其具有投資/實用雙重屬性,需求量受金價波動較大;鑽石類飾品受益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口號,在年輕人消費人群中日益流行。2019年鑽石占國內珠寶零售額的20%(整體為限額以上零售企業)。
上游開採高度壟斷:珠寶行業上游主要為黃金、鑽石、玉石等原材料提供商。由於鑽石資源具有稀缺性和壟斷性的特點,鑽石行業上游被少數國際寡頭高度壟斷。其中,原鑽被三大毛坯鑽開採商Alrosa(澳大利亞)/RioTinto(俄羅斯)/DeBeers(南非)壟斷;而切割環節則被比利時、安德衛普、以色列及孟買四大世界鑽石切割中心壟斷。2017年全球鑽石首飾消費規模達到820億美元,美國鑽石首飾消費規模達到430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需求的半壁江山。
中游產業鏈同質化高,以外協為主:鑽石產業鏈的中游為加工環節,我國珠寶品牌除周大福、潮宏基外,其他珠寶企業均以委託加工為主,自主生產部分高設計感產品為輔,或者全部由外協公司加工,從而節約資源投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品牌、渠道建設。
下游終端零售競爭加劇,品牌打造差異化:珠寶零售行業處於整個產業鏈的下游環節。鑽石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行業利潤率和企業規模高度相關,大規模企業利潤率是一般企業的近兩倍。2019年大規模零售商利潤率在9-11%,而小規模零售商利潤率為4-6%此外,下游零售環節競爭激烈,品牌商注重差異化優勢打造,廣告營銷、品牌建設及產品設計成為終端零售/品牌商博弈焦點。
珠寶首飾為可選消費品,具有奢侈品屬性,因此需求曲線具備極強的需求收入彈性 :若居民收入水平或者財富水平上升,則奢侈品的需求將明顯增加;對比之下,必需消費品的需求曲線特徵則為,價格彈性較大而收入彈性較小,收入上升對需求影響較小。因此,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一線城市鑽石飾品滲透率較高,2019年達到61%,遠高於二線/三四線城市(分別為48%/37%)。
未來5年國內鑽石飾品需求主要來自於一二線城市客單價及購買頻次提升,及三四線城市滲透率提升。而其中,由於三四線城市人口基數更為龐大(一二線城市人口占比約21% ),隨著 收入水平提升 其鑽石消費滲透率有望複製一二線城市進程,未來將成為最具潛力的鑽石消費市場,以上便是鑽石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鑽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鑽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