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是石墨的同素異形體。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下,我國鑽石消費量增長,逐漸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並完善了財稅支持政策,產品創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以下是鑽石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鑽石主要用於婚慶、生日、紀念日慶祝和投資收藏等用途,因高價值屬性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影響較大。根據鑽石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鑽石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965億元,同比增長6.72%。2011-2019年鑽石行業市場規模CAGR為6.68%,是增長最為迅速的可選消費品類之一。
中游產業鏈同質化高,以外協為主。鑽石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鑽石產業鏈的中游為加工環節,我國珠寶品牌除周大福、潮宏基外,其他珠寶企業均以委託加工為主,自主生產部分高設計感產品為輔,或者全部由外協公司加工,從而節約資源投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品牌、渠道建設。
下游終端零售競爭加劇,品牌打造差異化。鑽石行業處於整個產業鏈的下游環節。行業利潤率和企業規模高度相關,大規模企業利潤率是一般企業的近兩倍。大規模零售商利潤率在9-11%,而小規模零售商利潤率為4-6%此外,下游零售環節競爭激烈,品牌商注重差異化優勢打造,廣告營銷、品牌建設及產品設計成為終端零售/品牌商博弈焦點。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在財稅金融、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鑽石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這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鑽石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中國人民銀行停止執行包括黃金製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業務在內的26 項行政審批項目,標誌著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其製品從管理體制上實現了市場的全面開放。在黃金和鑽石的進口稅收政策方面,國家也給予優惠,對進口黃金(含標準黃金)和黃金礦砂(含伴生礦)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對從上海鑽石交易所銷往國內市場的毛坯鑽增值稅全免,成品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4%的部分由海關實行即征即退,在產業政策上給予珠寶首飾行業以極大的支持。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這次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其中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珍珠、寶石、貴金屬及其製品也位列其中。珍珠、寶石、白銀原材料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3032396213%降至5%,鑽石由足額退稅也降至5%,黃金、鉑金產品仍維持出口不退稅的政策出口.
2020年年初,工信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升零售業整體發展水平為目標,以加快零售業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擴大消費、增加就業、引導生產、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十三五」時期,商品零售規模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
綜合來看,我國鑽石作為全球第二大鑽石消費市場,完全沒有鑽石價格話語權,產業亟需轉型升級。可以借鑑比利時、印度等發達鑽石產業國家的發展經驗,將毛坯鑽石採購加工和鑽飾零售需求相結合,真正把握我國市場未來巨大增長紅利。預計到2022年,我國中產階級規模將達5億~5.5億人,我國鑽飾消費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以上便是鑽石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鑽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鑽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