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分殘疾人士來說,假肢可能是他們重新站立並行走的希望,但想要重新獲取知覺卻成了一個奢望。不過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假肢如今也具備了感知能力。那麼目前假肢行業的政策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假肢行業政策分析。
假肢行業政策分析:
此外,採用傳統製作技術製作假肢,進行市場推廣, 需要在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得到從事醫療器械的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的許可,才能具備准入的牌照和資質。3D列印假肢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它採用新興技術,而相關的准入政策和法規都沒有建立起來,業內人士希望政策或法規能在3D列印假肢進入市場方面有跟傳統假肢不同的細化標準。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鼓勵支持創新,鼓勵市場行為。
今年年初,國家針對該產業的發展制定了《國家增材製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這一計劃給予了徐貴升等人政策上的支持。眼下,徐貴升正在研讀最新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尋找「新研器械的路子」。更多假肢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假肢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假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假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