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IVD中文意思為「體外診斷」,產品由診斷設備(儀器)和診斷試劑構成。常見的IVD測試包括血液、尿液、唾液和腦脊液等的檢測,以下是2023年IVD行業發展趨勢。
IVD按照檢測方法或檢測原理可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血液診斷等方法,其中,免疫診斷、生化診斷為主要的診斷方法,分子診斷和POCT診斷方法也在迅速發展。
全球各地區IVD市場規模增長速度差異較大,已開發國家因醫療服務已相對完善,整體增速已趨緩,而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IVD市場增長迅猛。IVD行業發展趨勢預計,至2030年中國IVD市場規模將增長至人民幣2881.5億元,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提升至33.2%,成為最大的IVD產品消費國。
我國作為IVD新興市場國家,市場增長空間巨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以及,國家醫療保障政策的完善,IVD行業將持續發展。筆者從以下五點分析IVD行業發展趨勢。
利用納米技術、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技術改造重塑POCT技術體系,通過計算,雲端大數據處理,使POCT獲取健康數據,指導健康監測,促進從傳統POCT到iPOCT(智慧及時檢測)的轉變,實現檢測、決策、交流和學習於一體,使IVD深入社區醫院、走進家庭、支持分級診療,使群眾少生病、少看病、方便看病。
加強微滴技術、納米技術等核心技術創新研究,提升體外診斷技術的創新能力;重點突破分子診斷、生物晶片、納米技術等重要技術的研發,加速國內研發替代進口;建立微流控工程、液體活檢、生物傳感器等創新技術平台,建立慢性病管理、腫瘤早期診斷和微生物學診斷系統等重要決策系統,以滿足醫療衛生的迫切需求。
整合高端技術,重塑IVD技術體系,突破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標準化,開發全自動醫用數位化檢測儀器和全自動移動式實驗室生產線。IVD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實現高端儀器進口替代,支持高效診療和精準醫療,緩解醫院的壓力。
在大數據時代,綜合運用多維度、多角度的生產數據和信息數據,開發鑑定診斷軟體和診療儀器,實現從體外試驗到體外診斷的轉化和升級,賦予體外診斷決策能力,實現智能檢測功能。
國家為了讓企業和研究院充分發揮優勢,提倡產學研用合作,發布扶持本土產業的相關政策,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突出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著力解決科研和市場脫節、生產和需求脫節、產品和應用脫節等問題。
新冠疫情發生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增強,我國IVD行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新興市場將成為IVD市場發展最快的區域,相關企業數量也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