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半導體市場國產化,我國本土半導體企業市場保持上行趨勢。半導體設備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基石,支撐著行業的發展。以下對2022年半導體行業趨勢分析。
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 5559 億美元,同比增長26%,2019-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其中,亞太、美洲、歐洲、日本銷售額分別為 3434/1188/471/436 億美元。2021年中國半導體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同比增長 27%,占全球總銷售額35%,為全球半導體增長主要驅動力。
雖然半導體市場增長很快,但整體來看,在世界經濟的GDP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半導體產業本身是一個集光學、電子學、材料學等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是對人類掌握和應用自然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力的綜合考驗。現從三大方法來了解2022年半導體行業趨勢分析。
首先,半導體行業占全球經濟總量GDP的比重很可能還會上升。前面提到的,半導體行業市場收入在全球總經濟收入的比重在三十年裡翻了一番,從0.25%增長為0.5%。這一增長趨勢還會繼續下去。因為世界經濟已逐漸形成了以半導體科技為趨動的經濟增長形式,在這一增長形式下,雖然由於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單位產能的資金成本降低,但是半導體總體行業收入不可避免會在世界經濟中占據更大的份量。
其次,半導體行業發展將更加脫離自由市場競爭原則。表現為:政府直接投入加大,大國推進半導體全產業鏈計劃等等。全球化和自由市場競爭下,半導體產業鏈所呈現在地理和國家的集聚性,給技術發展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是,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很多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並將半導體行業提高到國家的戰略性發展的地位,在政策、資金和其他生產要素方面加大投入,一些大國將直接推進半導體行業全產業鏈計劃,即不計生產要素成本,在本國建立起不依賴於其他國家和市場的半導體研發、設計和製造的獨立的產業鏈體系。迄今為止,政府投入力度最大的為中國大陸,政府激勵和直接投入占到總投入的30%-40%,其次為以色列為30%,韓國、中國台灣和新加坡為25%-30%,德國為10-15%,日本為15%,美國為10-15%。
最後,在資本、技術和政治這三大力量的博弈中,技術的話語權將加大。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會提高技術在人類社會的話語權。技術本身就可能利用自身的重要性調動政治這一工具,使其資本以及其他的現有資源向技術靠攏,以強大自身,並強化這一循環,以此往復,不斷地變強大。這裡面很重要的例子,便是近期美國半導體高層管理人員敦促立法者為美國晶片製造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資金,並通過相關法案。
半導體產業得到轉移,目前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處於新一輪上升周期。在持續的行業景氣、政策引導、資金加持的背景下相信中國半導體設備技術將繼續實現突破,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技術差距,逐漸提升市場占有空間。
以上就是2022年半導體行業趨勢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