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保鮮膜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保鮮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2015年我國保鮮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2015-12-11 16:18:0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保鮮膜行業市場顯示,國內保鮮膜市場需求為60萬噸,而產能為100萬噸左右。PVC保鮮膜如果徹底停產,勢必為已在PE保鮮膜生產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民間資本提供機會。市場人士分析,由於競爭激烈,利潤薄,PE行業也面臨著類似PVC行業的困境。現對2015年我國保鮮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受檢的44種PVC食品保鮮膜樣品中氯乙烯單體含量均小於1毫克/千克,符合國家標準以及1991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公布的要求。

  儘管如此,質檢部門還是發現一些主要用於外包裝的PVC保鮮膜含有被禁止使用的二(乙-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增塑劑,該增塑劑遇高溫(超過攝氏100度)或油脂易釋放,會影響人體健康。

  回應質檢結果,質檢總局連頒四道禁令:含DEHA及氯乙烯單體超標者禁止進出口;全國企業摸底調查,用DEHA生產PVC保鮮膜者,責令停產,就地查封;生產企業在產品外包裝上標明產品的材質和適用範圍,不標者禁止銷售;經銷企業自查,未標明「不含DEHA」或可以用微波爐等加熱字樣的,停止銷售和使用。

  禁令的直接影響就是眾多PVC生產企業被迫停業整頓,並且在市場的壓力下,保鮮膜行業在悄然變局。

2015年我國保鮮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日韓在華企業停產整頓

  許多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的企業就紛紛傳出了停產的消息。「生產線已經停了,正在進行整頓改革,大概需要1個月的時間。」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的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對該公司電話採訪時,國家質檢總局和上海質監局的工作組正在現場辦公,主要檢查該公司生產PVC保鮮膜所使用的增塑劑是否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據郡是公司這位負責人介紹,上海郡是生產PVC保鮮膜使用的增塑劑是DOA,但DOA中是否含有DEHA的成分目前仍無法確定,要等國家質檢總局的檢測結果。該公司已打算用DINA來替代DOA進行生產,但是這也要通過國家的檢驗方能付諸實踐。國家質檢局方面這樣承諾該公司:「兩個星期內一定作出檢驗結果。」那麼上海郡是至少要停產兩個星期。

  據了解,上海郡是現有兩條PVC食品保鮮膜生產線,每天的產量為4到7噸,月產量150噸到180噸。如果停產半個月,產量至少要減少75噸到90噸左右。恐怕還不止這樣,上海塑料製品研究所工程師余洪梁此前對記者表示,生產企業更換配房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這樣,上海郡是在產量方面的損失可能還要大。

  國家質檢總局在這次通報中明確表示,「生產企業必須召回已經售出的可能還有DEHA的PVC食品保鮮膜。」這對於生產商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上海郡是的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將向其全部代理商發出公告,宣布召回現存的PVC保鮮膜產品,據他估計,「數量大概在1000噸左右,損失在16萬元左右,如果加上運輸費用,可能損失25萬元左右。」加上停產的損失,大概在35萬元到40萬元左右。

  停止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的不只有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一家。大連三榮化工有限公司銷售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領導們正在開會。」隨即掛斷了電話。一位業內人士猜測,公司的高層可能正在和國家質檢總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涉。 記者致電大連三榮化工有限公司銷售部田先生,他表示不願意提供任何消息。記者從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當天下午大連市有關方面將就PVC食品保鮮膜一事召開會議,商討具體措施。

  大連三榮是韓國三榮集團2004年10月在大連投資6000萬美元創立的獨資企業,主要生產PVC保鮮膜、BOPP包裝膜、CA鄄PACITOR電容膜等。其中PVC保鮮膜共6條生產線,年產量達1萬噸,占中國產量的一半,所用原料全部從韓國進口。

  PVC企業遭遇「滅頂之災」

  杭州恩希愛杭州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的日資企業。一位日本籍職員接聽了記者的電話,儘管在語言溝通上發生一點小小的障礙,但是記者還是從他的話語中捕捉到一個寶貴的信息:銷售部的人都回家「待業」了。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全國的PVC保鮮膜生產企業已經部分停產整頓了。停產期間,國家將要著手制定相關標準,其中包括PVC檢驗標準。如果這一信息正確,那麼杭州恩希愛出現的這個現象就不難解釋了:公司也停產了?

  而國內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的大戶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該公司營業處處長王世輝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一直是採用兩種增塑劑生產 PVC食品保鮮膜的,既然國家不允許使用DEHA,那麼我們使用的一個是DOA,另一個是DINA。」在同類行業中,該公司的生產規模是較大的,共有6條 PVC食品保鮮膜的生產線,年產量接近2000噸,是上海郡是的2.5倍。一旦停產,經濟損失或許也會是上海郡是的2.5倍,也就是85萬到100萬元之間,數目巨大。

  南亞塑膠王世輝處長再次告訴記者,當地有關部門來到南亞檢查,取走了一些樣品。目前該公司的PVC食品保鮮膜生產線仍在正常運轉。王表示,並沒有說讓停產,一切要等政府檢驗結果。

  位於伊川的洛陽市三金化工塑料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小公司,年產保鮮膜一兩百噸,主要用於大型冷庫中儲存蔬菜用。一位姜姓職員告訴記者,企業6月份就已經停產,是由於「季節原因」,「我們主要按需求生產,停產不是因為國家的整頓。」姜並不認為PVC保鮮膜有害,「國家有衛生許可標準,並不是含氯就有害,超過一定的標準才有害。城市用水還用氯氣消毒呢。」

  停產,對PVC企業可謂是「滅頂之災」。據上海市塑料行業協會專家劉先生說,國內生產PVC保鮮膜的企業,主要是日本的郡是和韓國的三榮。其中郡是年產能2000噸,三榮10000噸,而三榮占到中國產量的一半。

  另據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劉兆彬指出,根據該局統計,國內生產食品保鮮膜的企業共47家,其中,生產PE食品保鮮膜企業41家,生產PVC食品保鮮膜企業 6家。PVC食品保鮮膜生產企業絕大部分為中外合資或外國獨資企業。PVC食品保鮮膜年總產量約1萬噸,其中10%出口,90%在國內各地銷售。

  保鮮膜市場悄然變局

  國家質檢總局的一紙通報,不僅影響了上游的生產企業,下游的代理商和購貨商也受到波及。PVC食品保鮮膜的代理商情況不言而喻,就連PE食品保鮮膜的代理商也受到了影響,一位前來大連三榮化工有限公司購貨的代理商表示,「現在PE保鮮膜也不像以前那麼好賣了。」PVC保鮮膜事件,給保鮮膜市場帶來新的變數。首要的變數則是PVC保鮮膜可能要從市場退出。

  這讓部分PE保鮮膜廠家嗅到市場的味道。寧波市永旺塑膠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黎明說,「PVC遲早會不讓做,所以我們開始做這個。我們認為這個市場不錯,不過目前產品還在試驗階段,要檢驗成功後才向市場發售。」

  「現在市場銷路好。」電話中余國銀的聲音難言興奮,據他介紹,近來打電話要求購買PE保鮮膜的人越來越多。余國銀是南京一家PE保鮮膜的代理商。

  儘管如是,PE行業也面臨著類似PVC行業的困境。

  保鮮膜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塑料薄膜產能達上百萬噸,需求只在60萬噸左右。並且,由於國有資本對之不感興趣,這些企業都是小企業,由民營資本引進國際生產線開始生產。

  「PE到處都是,無毒,量比較大,不僅僅是超市,到處都可以看到。」上海塑料行業協會的劉先生說,由於PE大多由中小企業生產,該行業發展比較快。同時,原料漲價厲害,很多企業也是一年幾千噸的產能,結果競爭非常激烈。「利潤薄,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製品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劉先生說。

更多保鮮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鮮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