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環境的催生下,中國保險箱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而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促使保險箱向功能多元化發展,但保險箱品牌種類繁多,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近日,有市民王先生聯繫記者提問:「買到假的保險箱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原來,王先生在天貓旗艦店上買了一款銷售量排名靠前、號稱安全第一的某品牌保險箱,但在拿到保險箱之後,王先生髮現這款保險箱門框縫隙大,掉漆厲害,更讓王先生氣憤的是保險箱箱體採用的是很薄的鐵皮,安全性能根本沒有商家說的那樣好,後來經過專業人士鑑定,證實了這款其實是保管箱,並非是保險箱,這下王先生更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在與客服的溝通當中,客服一再強調這款是保險箱,並不承認是保管箱。在對王先生的請求不予受理之後,王先生無奈之下終於向記者撥打了求助熱線,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諮詢了從事保險箱銷售十幾年周經理,周經理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保險箱和保管箱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多商家打出 「安防智能」、「安全第一」等噓頭使得消費者暈頭轉向。據周經理介紹,只有通過國家強制性3C認證,並且貼有3C標誌的才能稱為保險箱。而王先生的這款號稱為保險箱的其厚度僅達到1mm,防盜性能極差,只能存放一些普通證件之類的物品。現在市面上也有部分商家會打著保險箱的旗號售賣保管箱,兩者價格相差幾倍,普通的3C保險箱至少在千元以上,而保管箱只要幾百塊,很多消費者在商家的誤導之下認為兩者相差不大而選擇了保管箱。在交談過程中,周經理還拿出了一份去年各大保險箱品牌銷售業績表,他告訴記者,一台保險柜的生產成本要達到千元,這還不包括運營成本和物流成本,而從這份表格來看,市面上真正只賣保險箱的估計也就艾譜、明得等少數企業。
27日,記者也就這個問題走訪了幾家從事安防產品銷售的門店和商場,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許多消費者對保險箱和保管箱的概念很是模糊,有些甚至認為只要重量夠,有鎖有密碼的就是保險箱。記者在王先生購買的旗艦店上也看到,該品牌打著保險箱的旗號,旗下很多系列賣的均是保管箱,雖價格便宜,但是從很多買家的評價中得知,質量不佳,很多消費者頗有上當受騙之感。之後記者在與客服的溝通中,該品牌網上旗艦店的售後同意王先生退貨並給予一定的賠償,但是始終沒有就保管箱為何寫成保險箱向記者進行解釋,也未將產品進行文字說明等處理,仍舊以保險箱的名稱進行售賣。如何辨別保險箱與保管箱?
為了讓消費者不像王先生那樣再次上當受騙,記者就如何區別保管箱和保險箱這個問題詢問了周經理。周經理告訴記者一下三條最重要的區分法:「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3C認證,經過國家3C認證的是保險箱,而沒有認證的則為保管箱,保險箱的安防強度要比保管箱大的多。」
「其次,保險箱和保管箱雖一字之差,但是,兩者的價格卻相差甚大,保管箱的市場價格只要幾百塊,但是普通的3C保險箱要千元以上,有些甚至要上萬。」「再者,市面上保險箱門板鋼材厚度要達到8-10mm以上,箱體厚度要達到6mm以上。而保管箱門板使用的鋼材厚度沒有統一規範,很多都只有 1-2mm。」
現在整個保險箱市場可謂是品牌眾多,價格不一,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產品有的是企業標準,而不是國家標準,更甚者連經銷商也未區分何為保險箱與保管箱。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箱子的功能和外觀,更為重要的是不能忽視保險箱的安防能力,這才是購買箱子的初衷。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保險箱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保險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險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