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是製作電晶體、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的重要材料。201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下面進行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半導體材料行業分析表示,半導體材料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我國集成電路應用領域主要為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前三者合計占比達83%。2015年,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實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開始運作,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了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609.8億,同比增長19.7%;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201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預計到202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維持20%以上的增速。
通過對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半導體材料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細分領域最多的產業鏈環節,其中晶圓製造材料包括矽片、光刻膠、光刻膠配套試劑、濕電子化學品、電子氣體、 CMP 拋光材料、以及靶材等,晶片封裝材料包括封裝基板、引線框架、樹脂、鍵合絲、錫球、以及電鍍液等,同時類似濕電子化學品中又包含了酸、鹼等各類試劑,細分子行業多達上百個。
雖然半導體材料整體產業規模龐大,但由於細分材料子行業眾多,導致了單個細分材料往往在半導體生產成本中占比較低。以靶材為例,半導體靶材在半導體材料中的占比約為 3%,對應半導體生產成本占比僅在 3%~5%。技術門檻高以及成本占比低導致了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的進展要遠低於面板以及消費電子相關領域。
通過對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由於我國半導體市場需求巨大,而國內很大一部分不能供給,致使我國集成電路(俗稱晶片)進口金額巨大,近幾年晶片進口額穩定在2000億美元以上,2017年我國晶片進口額為260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4.6%;2018年1-3月,我國晶片進口額為700.4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6.9%。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我國近十年晶片進口額每年都超過原油進口額,2017年我國原油進口額只有1623億美元,晶片繼續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貿易逆差逐年擴大,2010年集成電路貿易逆差1277.4億美元,而在2017年集成電路貿易逆差增長到1932.4億美元。如此大的貿易逆差反映出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長期嚴重供不應求,進口替代的市場空間巨大。以上便是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半導體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