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是指電導率介於金屬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材料的電導率在歐/厘米之間,一般情況下電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導體材料市場可以分為晶圓材料和封裝材料市場。下面進行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我國半導體材料在國際分工中多處於中低端領域,高端產品市場主要被美、日、歐、韓、台灣等少數國際大公司壟斷,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基本不足30%,主要依賴於進口。另外,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集中於6英寸以下生產線,目前有少數廠商開始打入國內8英寸、12英寸生產線。
半導體材料行業分析表示,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609.8億,同比增長19.7%;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201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
通過對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2017 年,中國台灣地區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占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份額的 21.9%,其次是韓國,占 16.0%。這與這個兩地區的晶圓產能各居全球第一位及第二位相關。近年來,隨著我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大陸地區的半導體材料市場上升最快,2016 年及 2017 年分別增長7.3% 和 12%。
2017 年,晶圓製造材料和半導體封裝材料銷售額各占 56% 和 44%。在晶圓製造材料中,矽片及矽基材料占比最高,約為 31%,其次依次為光掩膜版 14%,電子氣體 14%,光刻膠及其配套試劑 12%,CMP 拋光材料 7%,靶材 3%,以及其他材料 13%。 在半導體封裝材料中,封裝基板占比最高,達到 40%。其次依次為引線框架 15%,鍵合絲 15%,包封材料 13%,陶瓷基板 11%,晶片黏結材料 4%,以及其他封裝材料 2%。
通過對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我國半導體材料產業起步較晚,且受到技術、資金、以及人才的限制,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總體表現出數量偏少、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偏低以及產業布局分散的特徵。
不過,伴隨國內代工製造生產線、存儲器生產線、以及封裝測試線的持續大規模建設,國內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同時,依靠產業政策導向、產品價格優勢本土企業已經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並逐步在個別產品或細分領域擠占國際廠商的市場空間。以上便是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半導體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