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於北京東四環的北京建工茵萊玻璃鋼製品有限公司,正忙於將其生產基地遷往通州。建工茵萊的生產線將由2條增擴至4條,原來每年8萬平方米的玻璃鋼門窗生產量將增至15萬平方米。「市場需求是擴大生產規模的直接因素。」該公司總經理助理何濤如是說。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玻璃鋼的主要成分是基體樹脂和增強纖維,基體樹脂以環氧樹脂為主,是類似於鋼筋混凝土的一種複合結構體,它集合了樹脂與纖維的雙重性能,具有輕質、防腐、保溫、隔聲等特點。
號稱第五代門窗——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說,玻璃鋼門窗是舶來品,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的加拿大。其主要材料為玻璃鋼,這種複合材料的學名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手感很像塑料。以環氧樹脂為主要基材的玻璃鋼門窗異型材,是玻璃纖維及織物浸透環氧樹脂後,經牽引機牽引下通過加熱專用模具高溫固化成型,形成表面光潔、尺寸穩定、強度高的玻璃鋼型材;又經特殊塗層表面處理切割後,使用專用角連件和密封材料組裝成門窗材料。玻璃鋼門窗進入國內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在2002年的時候北京開始有廠家關注它。從原木材料的木門窗、鋼門窗,再到鋁合金門窗和塑鋼門窗,玻璃鋼門窗被稱作是「第五代門窗」。
據玻璃鋼門窗行業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分析,門窗首先是朝著節能保溫的方向發展,其次是在生產成本上的過濾。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由於作為後起之秀的塑鋼門窗保溫效果更突出,鋁合金門窗曾一度走下坡路,但後來斷橋隔熱條在鋁合金門窗中的應用彌補了這個短處,其市場熱度再次回溫。而這2年節能降耗的需求,則讓鋁合金門窗陷入生產成本上的囹圄,鋁礦熔解中所消耗大量的電能和鋁材料價格的提升,都提高了其生產成本和價格。相比較而言玻璃鋼門窗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堅固性和節能性,它的使用壽命在45年左右,K值(門窗材質的導熱係數)在2.3~2.5,低於國家相關標準中的2.7,保溫效果比較理想。
市場處於起步階段。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表示,玻璃鋼門窗的市場占有額目前還很小,北京市場不到5%,而全國市場則在1%左右。2002年北京建工集團全面引進加拿大茵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的生產技術及設備,並一起聯合英屬維京群島萬利國際有限公司、加拿大加衛集團成立了建工茵萊。「我們在幾年前的調研結果中就認準了節能的趨勢,保溫隔熱門窗的市場需求會不斷擴大。」何濤說「而且從一開始我們就把產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場,現在我們的競爭對手是高檔住宅中占到80%市場份額的隔熱鋁合金門窗,且每平方米650~750元的玻璃鋼門窗在價格上也有優勢。」
更多玻璃鋼門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玻璃鋼門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