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隔熱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複合體,我國保溫隔熱材料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矽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平均增速達到27.53%,以下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保溫隔熱材料發展迅速,已具備較齊全的品種和初具規模的保溫材料生產和技術體系。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指出,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矽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技術、生產裝備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
規模方面,我國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逐漸上漲,平均增速達到27.53%,規模也從250.7億元左右提高到833.3億元左右。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前景指出,2019年我國房地產、建築行業起伏波動較大,年初市場的萎靡,年末雖有所緩解,但整體仍未起勢。
供需方面,2019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產量約為632萬噸,隔熱保溫材料表觀消費量約為597.3萬噸,較上年有較大提高。
進出口方面,2019年隔熱保溫材料行業進出口總額為4.2億美元,同比上年下降7.65%;其中進口額7587.35美元,同比增長15.18%;出口額3.44億美元,同比下降11.52%;實現貿易順差2.68億美元。
目前,我國隔熱材料生產企業數量主要分布於華東、華北、華南等地區,華東區生產企業市場占比最高,達43.0%;其次為華北地區,生產企業市場占比為33.1%;華南地區居於第三,生產企業市場占比達15.5%。
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前景指出,我國隔熱保溫材料由於較好的適應性,形成了固態、氣體、膠狀等不同性質的產品,可用於各種規則以及不規則的建築施工、產品,除了在傳統的建築裝飾、電力、石化等行業的應用以外,產品在航天、民用等多個領域的運用已經取得突破。
我國國內企業也紛紛展開薄層隔熱保溫塗料的研究,廠商也悄然掀起一股研發隔熱保溫新材料的熱潮,保溫材料的品種及生產能力不斷擴大。隨著我國保溫材料應用領域的拓展及新技術的應用,新型保溫材料正在不斷湧現,我國保溫材料工業「十三五」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的發展與國家節能減排大政方針,以及下游各行業發展情況休戚相關。就目前節能政策導向來看,未來保溫、隔熱行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應用在下游不同領域的產品需求與其下游具體行業的政策環境、發展水平、經濟效益等因素的變動趨勢一致。
2、保溫隔熱材料行業整體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徵。大多數保溫、隔熱材料為水性材料,受制於水的物理性質,在低於零攝氏度時,材料的生產和施工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保溫、隔熱材料的生產旺季在4~11月份,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受季節影響程度略有差異。
3、保溫隔熱材料行業憎水性是重要發展方向。材料的吸水率是在選用隔熱保溫材料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常溫下水的導熱係數是空氣的23.1倍。隔熱保溫材料吸水後不但會大大降低其絕熱性能,而且會加速對金屬的腐蝕,是十分有害的。我國大多數保溫隔熱保溫材料均不憎水、吸水率高,極大的影響了隔熱保溫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壽命。
展望2020,在迎合低碳環保大勢下,洞察市場供需結構、降低能源消耗、節省經濟成本、提高品牌價值力、拓寬銷售應用渠道、橫向延展產業鏈條,為企業長久發展、行業的活力提升集聚動力。我國保溫、隔熱行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應用在下游不同領域的產品需求與其下游具體行業的政策環境、發展水平、經濟效益等因素的變動趨勢一致,以上便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