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茶籽油行業分析報告 >> 茶籽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茶籽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00-01-01 00:00: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第一節 茶籽油行業發展趨勢

  一、 市場發展趨勢

  茶葉籽油是從山茶科植物茶樹(Camellia sinen—sis 0 Ktze)的成熟種子— — 茶葉籽中所取得的可食用植物油。由於其產量和開發時間短等原因,我國還沒有茶葉籽油的國家標準,也還沒有標準的中英文名稱。有的地方把茶葉籽油稱為茶籽油,很容易與油茶籽油混淆。因此,稱「茶葉籽油」應該更準確些。

  茶葉籽油含56%左右的油酸,20% 左右的亞油酸,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的食用植物油。茶葉籽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油茶籽油相似,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含有較高的油酸,但茶葉籽油的亞油酸含量比油茶籽油高。經精製的茶葉籽油熱穩定性好,不易氧化變質,安全無毒,無副作用。故可用茶葉籽油製備護髮品和護膚品;茶葉籽油和油茶籽油一樣,本身也是醫藥原料,可用於製作注射用的針劑和調製各種藥膏、藥丸等。特別是茶葉籽油中富含亞油酸,可用來防治皮炎、濕疹、水腫、皮下出血、脫髮、神經功能下降等疾病,促進人體生長和膽固醇的正常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

  茶葉子油是我們平時喝的茶葉樹開花後產生的種子,壓榨而來的一種新型的食用油。與山茶油是不同的油種。每畝茶園可產茶籽150-200公斤左右,出油率在14%-15%,畝產茶葉籽油20-30公斤。主要產於我國的浙江、福建、江蘇、雲南、河南等地。因產量有限,當地農業主要用來自家榨油與消費,市面上很少出現。但現在國內已有專業生產茶葉籽油的企業。

  茶葉籽是生長在茶葉樹上的種籽,是歷史上傳統名貴油,但由於精煉技術無法突破,一直都未被綜合開發利用,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浙江省從1989年開始進行茶葉籽油綜合利用的科研攻關,歷經20年,終於實現了茶葉籽油經純物理壓榨並進行精煉從而製成高級木本植物油。

  全國現存茶園面積2800萬畝,一般每畝可產茶葉籽200公斤左右,出油率14%-15%,一畝茶園的茶葉籽油可榨油28-30公斤,如按利用20%計算,即500萬畝就可產油1.5億公斤即15萬噸,產值150億元,如果專門建立茶籽油基地,經過幾塊茶園實驗可產籽500~1000公斤即可增加2-4倍,產油和產值都將大幅度增加,不僅對8000萬茶農是一大筆收入,而對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水平有重要意義。

  此外,還可綜合開發利用,殘留的籽渣經過處理再加工,可以生產白酒、活性質化劑可作洗滌劑,有機肥料,一舉多得。

  二、 行業競爭趨勢

  在提倡綠色飲食、健康飲食的今天,這種被譽為「東方的橄欖油」的茶籽油已經成為了各油脂企業和消費者們青睞的對象。在2010年的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上,來參展的油脂品牌中茶油品牌占了90%以上,這也是往年的農博會上都未曾出現的情況。

  中國的茶籽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如:廣西、江西、湖南等地。由於以前茶籽樹大多是生長在深山中的野生茶樹,油脂企業最開始收購茶籽的時候,都是農戶們從山上撿拾、收集而來,加上茶籽樹的生長周期長,產量不高等原因,茶籽油價格較其他油料要高出很多,因而企業除了少量用於生產高端的純茶油外,大多都用於調和油的配置上;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步增加、當食用茶油開始逐步成為一種健康時尚時,這種只靠野生茶籽的零散收購生產,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們的需要了,很多廠家開始考慮或已開始實行投資建立自己的茶籽樹生產基地,力求能在原料的供應和質量上有所保證。

  由於茶籽樹從幼苗到開花結果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這相比較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一年即可成熟收穫,等待茶籽的收穫的確讓人難熬;國家雖然對茶籽樹種植的政策扶持一年比一年加大,但是相較其他油料作物的扶持力度,還是有所欠缺。因而不僅農戶不會大量選擇種植茶籽樹作為經濟作物,即便是大型的油脂企業在這種投資巨大的生產項目上也很為謹慎,這也是目前茶油企業面臨的頭號問題,因為他們深知:原料供應和質量若無法保證,品牌也必定不會在市場上存活。

  前段時間茶油行業深受「苯並芘」事件的困擾,這也凸顯出原料供應不足所出現的問題:企業做大做強了,市場需求必然隨之增加,而茶籽原料的供應卻並不會如需求一樣同步增加,因而為了提高出油率,在對茶籽反覆烘烤、蒸炒便很容易產生苯並芘這種物質。在這一次的中部農博會上,來參展的茶油企業無一不宣揚原料採購和生產工藝的標準化,山潤山茶油甚至將其接受湖南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多次合格報告,貼到了牆上;蘇仙茶油則研發出新的附屬產品——洗護精油系列,在農博會上大展風頭,茶籽的美容功效也成為他們的生產銷售亮點,而不得不說的是,雖然新產品受到了一定的追捧,卻也搶走了他們的主產品——蘇仙茶油的風頭。如今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健康的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營養價值極高的茶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飲食的新寵,相信以後,茶油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而筆者也相信國內的茶油產業也應該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綠色健康食品符合高品位社會的需求。

  三、 技術發展趨勢

  國內的油脂製取及加工才支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國外的先進水平相比我們還有較尺的差距。例如、我國的少數大型油脂工廠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一些發達地區和省份,大多數內陸省市的工廠規模還很小、這樣很不利於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控制和管理水平;總體瘩劑消耗、電耗、汽耗、水耗和粕殘溶等指標遠遠高於同類型國外工廠;一些相關行業如冶金、機械制;生、自動控制等技術水平制約了設備製造質量的尺幅度提高;油脂浸出工廠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必須完全杜絕燃燒、爆炸等惡性事故;油廠生產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等等與此同時,一些著名的國外企業如安德森、阿爾法拉伐、皇冠鐵器、普奇、布勒等資深公司已經和正在打入我國油脂工程不場。

  為了使我國的油脂製取及加工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和其他友達國家一樣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在以下幾個方面已經和止在開展科學才支術研完和探索。

  1、低溫脫溶技術

  在油脂製取過程中,需一要對餅柏進行脫溶和烘乾,一般操作溫度為105℃左右、這樣在加工人豆粕時就會使其中的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餅粕中蛋白質的質量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可採用低溫脫滾技術,讓餅粕在小於溫度85℃的條件下脫去其中所含溶劑,就可以有效防止蛋白質變性,從而保證製作們料的原料一一餅粕的營養成分。

  2、膜分離技術

  利用膜分離才支術可以得到高品質的尤豆分離蛋白和花生蛋白,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前景。

  3、物理精煉技術

  在中和游離脂肪酸的加工過程中。要在油脂中加入NaOH落液進行中和反應以延長油脂的保質期。目前已有新的技術一一物理精煉代替此項操作,即利用直接蒸汽與油脂接觸,使游離脂肪酸在蒸汽作用下被提出利用物理精煉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油脂精煉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提高油脂煉廠的經濟效益。

  4、超臨界氣體萃取技術

  由於浸出工廠目前廣泛使用的6號溶劑油為易燃易爆介質必須採取相當嚴密的安全才片施並加強理、才能完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國際、國內正在研完用超臨界氣體萃取技術代替溶剎浸出工藝來製取食用植物油、比如刊用超臨界CO2制油,不但可以避免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可以使分離過程變得更加簡單、易行、且徹底。

  5、微膠囊技術

  利用植物膠、多糖、澱粉、纖維素等包膜材料,包今在油脂分子外表,形成微膠食表殼、能夠使油脂分子與空氣隔絕,從而降低油脂的氧化速度。延長油脂產品的保質期限利用此項技術還可以使液態油脂固態粉末化、便於運輸、貯藏和包裝。添加於麵包、糕點、湯料和方便食品之中。

  6、分子蒸餾技術

  分子蒸餾是一種特殊的液一液分離技術、它不同於傳統蒸餾依靠沸點差分離原理而是靠不同物質分子運動平均自由程的差別來實現分離:目前國際上採用分子蒸餾才技術提取植物油中的天然VE。

  7、生物技術

  利用生物技術可以製備具有特殊功能的油脂,提高油脂中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

  烯酸等成分的含量,從而提高食用植物油的份養價值:通過脂交換反應,還可以才巴植物油的副產品加工成生物柴油,單獨或與石化柴油混合,在柴油機中使用。生

  物採油和太陽能,風能、潮汐能一道被稱為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資源,生物

  柴油枝術已經在歐洲和北美開發利用一我國也已經將其列入節約和替代石油的關鍵技術。

  8、計算機技術

  隨著植物油製取及加工規模的大型化,計算機掛制才支術已在國內大中型企業逐步推廣,設計部門利用 AutoCAD才支術進行工藝設計、參數選取和強度校核在一些外資或合資企業,已基本上做到操作工在控制室利用微機技術調整和控制生產工藝參數。

  第二節 2009-2013年茶籽油行業運行能力預測

  一、 2009-2013年茶籽油行業總資產預測

  茶葉籽油國家標準制定啟動會暨茶葉籽油營養與健康研討會在安徽舒城縣召開。啟動茶葉籽油國家標準的制定意義重大。第一,茶葉籽是一種優質的油料,充分利用好在生產茶葉的同時,把茶葉籽作為一種油源利用起來,可以為國家增加油脂。第二,茶葉籽油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健康食用油脂、特種油脂,是茶葉產業中的一種重要產品。第三,國家衛生部已經批准茶葉籽油作為新資源食品,這也使啟動國標有了基礎。

  茶葉籽油作為一種營養油,在國家層面上流通,急需制定一個國家標準,以此推動茶葉籽油產業健康發展。

  2009年12月,衛生部第18號公告正式批准茶葉籽油為新資源食品。我國現有茶園面積160萬公頃,茶葉籽產量按500公斤/公頃計算,每年潛在茶葉籽資源約80萬噸,得油率按18%-20%計,每年可產茶葉籽油15萬噸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同時,發展並延伸茶葉產業鏈具有資源優勢和必要性:茶葉籽油作為高檔食用油或者開發保健產品具有潛在價值和顯著優勢。

  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技術工作組組長、武漢工業學院何東平教授介紹,由於茶葉籽油產量有限且開發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形成市場規模,也沒有制定國家標準,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影響了產業健康發展,限制了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不能保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法規範貿易等,因此國家糧食局今年提出並下達茶葉籽油標準制定任務(質檢辦便函[2011]8號)。發展茶葉籽油前景廣闊,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茶籽是茶葉生產中最多的副產品,過去茶籽除用作留種外多被遺棄,其實茶籽中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物質,目前茶籽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工農業生產中。

  茶籽油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和工業利用價值,茶籽油味道好,無需精製,成本也較低,利用茶籽餅粕可提取茶皂素,利用茶籽餅粕可制有機肥。

  茶葉籽油的脂肪酸組成與茶油、米糠油相似,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與茶油、米糠油相近,油酸含量比米糠油高,略低於茶油和橄欖油;但亞油酸含量比茶油、橄欖油高,比米糠油略低,是一種優良的木本植物油。也是適合用於煎炸、烹調的油脂。

  安徽省華銀茶油有限公司、浙江泰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雲南淳普油脂有限公司等企業已經對茶葉籽油進行了研發。

  圖表 19: 2010-2015年我國茶籽油行業總資產預測 單位:億元


總資產(億元)

增長率

2010年



2011年E



2012年E



2013年E



2014年E



2015年E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二、 2009-2013年茶籽油行業工業總產值預測

  茶葉籽油歷來被皇家視為貢品,被稱為『皇封御膳』用油,其壓榨工藝一度失傳了500年。如今依靠科技創新,給茶產業深加工帶來了發展新契機。」浙江泰谷農業科技公司總裁張帆說,2009年12月,茶葉籽油被國家衛生部確定為「新資源食品」。

  茶葉籽油開發前景廣闊,2011年全國有2800萬畝茶園,如拿出20%的茶葉籽榨油,可產油近****萬噸,產值可達****億元。

  圖表 20: 2010-2015年我國茶籽油行業工業總產值預測 單位:億元


工業總產值(億元)

增長率

2010年



2011年E



2012年E



2013年E



2014年E



2015年E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三、 2009-2013年茶籽油行業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從消費來看,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2010年全球植物油需求將受到抑制。因此,增隔應低於往年:從供給來看,全球油料供應將增加,因此,預計2011年國際茶籽油市場供應充足,供應偏緊的狀況有所改善,國內情況與國際市場類似,預計從2011年到2015年國內茶籽油銷售收入將延續攀升,從市場供給來看,由於國內壓榨產能的不斷擴張,原料產量的增長國家在生物燃抖用根上的政策限制,國內茶籽油總體供給將會提高,但仍難以完全滿足市場需求按品種來說。

  圖表 21: 2010-2015年我國茶籽油行業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單位:億元


主營業務收入(億元)

增長率

2010年



2011年E



2012年E



2013年E



2014年E



2015年E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四、 2009-2013年茶籽油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經過2008年的磨練,相信行業內企業能夠加強對杭變化的能力。由於植物油消費的剛性需求帶動了茶籽油市場需求,加上目前茶籽油行業效益前景良好,加上企業規模逐步擴大,企業運行效率提高,技術的發展也可以降低成本,減少費用,使得未來茶籽油加工企業依然會保持穩定盈利,行業效益會繼續提高。

  圖表 22: 2010-2015年我國茶籽油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單位:億元


利潤總額(億元)

增長率

2010年



2011年E



2012年E



2013年E



2014年E



2015年E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