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布局分析,一則關於中山要建地鐵一號線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裡傳播,並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現對2016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布局趨勢分析。中山真的要建地鐵嗎?記者向市發展和改革局了解到,我市從 2008年已開始謀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已通過省住建廳評審,《城市軌道建設規劃》已經完成徵求意見稿,下一步將徵求市相關部門及各鎮區意見,爭取10月報省發改委徵求省級相關部門和周邊城市意見。
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制式通過比選,前期初步選擇了輕型跨座式單軌,線網圍繞城軌中山北站進行布局,初步設想構建「十」字骨架線路,構建「全域中山、便捷高效」的捷運系統。
我市從2008年起已開始謀劃城市軌道交通,這對中山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當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打造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構建以軌道交通為標誌的現代都市群,中山只有提早謀劃,通過城市軌道+城際軌道與周邊城市實現便捷互通,才能真正融入到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其次,隨著深中通道、深茂鐵路的建設,中山未來將加大與珠江東岸的對接,外部的快速通道正在打通,城市內部的交通也要相應跟進,軌道交通可高效串聯居民區、商業商務、行政辦公區等各大城市功能模塊,為市民提供快捷、高效、準點的交通服務,滿足市民對交通的多元化需求;最後,中山目前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百萬,且增長率居高不下,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不斷惡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發展多層次公共運輸體系。
城市軌道與快速公交並不矛盾。據了解,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包括國鐵、城際、城市軌道、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公共自行車等多個層次,每個層次功能定位不同,滿足的也是不同群體的需求。中山擬建設廣東省公交示範城市,構建多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的公共運輸體系。
國家住建部於2014年下發了《關於加強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的通知》,要求符合條件的大城市加快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編織《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上報省住建廳審批,經審批後需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我市必須利用中山市修編城市總體規劃的契機,將軌道交通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否則將錯失良機。
城市軌道並不等同於地鐵。據了解,城市軌道有不同的交通制式,包括地鐵、輕軌、單軌、磁懸浮、有軌電車等制式。輕型跨座式單軌編組靈活,可實現低、中、高不同等級運能,速度與地鐵相差不大,但工程投資、運營費用相對較低。針對不同的交通制式,國家有相應的門檻,當前國內許多中等城市因達不到地鐵建設標準,均有意建設輕型跨座式單軌。根據我市的人口規模、財政收入、客流強度、地質條件等,經過比選,我市初步選擇輕型跨座式單軌這一交通制式。
至於軌道交通的具體站點,中山市將按照「全域中山、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布局線網,軌道交通規劃初步設想以城軌中山北站為核心,發展十字型骨架線網,初步設想南北向一條線從城軌北站沿起灣道到中心城區,東西向從小欖經東升、西區到中心城區,連接中心城區與北部區域,這樣可實現10-20-30的城市捷運系統,即10分鐘從北站到中心城區,20分鐘到達鎮區,30分鐘通過與國鐵、城際快速對接,到達周邊城市。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跨座式單軌的審批程序與輕軌、地鐵一樣,需報國家發改委審批,目前我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包括1個主報告和 11個專題報告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完成,接下來將先徵求市相關部門和各鎮區意見,估計10月報省發改委徵求省級相關部門和周邊城市意見,之後再上報國家發改委徵求各部委意見後辦理審批。等國家正式審批後,由市委市政府科學評估、慎重決策,決定什麼時候建、具體選擇哪個線路、設哪些站點。據了解,正常情況下,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目前中山主要是做好線路規劃控制工作。
更多城市軌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城市軌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