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下,我國齒輪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361億元,年複合增速達12.93%,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眾多,但單個企業市場份額較小,以下是齒輪市場規模分析。
齒輪行業分析指出,齒輪是機械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零部件,小模數齒輪又在齒輪行業中處於非常特別的位置,其行業規模遠小於中模數為主的車輛齒輪,但小模數齒輪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為精密機械、智能家居、儀器儀表、航空裝備、服務機器人等設備的關鍵零件。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2010-2017年,我國齒輪及齒輪減、變速箱製造行業整體發展較為迅速,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整體提高明顯。齒輪市場規模指出,2010年,我國齒輪行業實現銷售收入989.7億元,2017年達到1696.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
2018年,我國齒輪行業產量為257萬噸,較2017年下降6%;總產值為2361億元,較2017年增長7%。受淘汰落後產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齒輪行業產量有所下滑,但行業總產值仍保持增長,行業整體仍呈現良好的發展狀態。
2019年,在受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工程機械齒輪需求增幅明顯,風電齒輪箱形勢也較好,齒輪產品向機電模塊轉變持續加快。同時也應看到汽車齒輪需求進一步下降,手動變速器進一步下滑,自動變速器也有一定下滑,新能源汽車齒輪大幅降價。
雙環傳動作為我國汽車變速器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其在四家上市企業中營業收入牢牢占據領先地位(寧波東力公司在2019年併購年富供應鏈,並占據營業收入絕大比重,在此處僅比較其傳動設備營業收入)。齒輪市場規模指出,杭齒前進作為工業專用齒輪的主要製造商,憑藉在船舶齒輪領域的領先地位,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88億元,僅次於雙環傳動。
目前,我國有齒輪生產企業1000余家,骨幹齒輪企業300余家。重點企業的產量、銷售額占全行業的75%以上,擁有一大批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市場競爭充分。就市場需求與生產規模而言,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齒輪製造大國。
雖然,我國齒輪市場中,低端領域產品同質化嚴重,中端領域產能相對過剩,儘管我國實力較強的齒輪企業正在向高端領域發展,但我國高端齒輪產品依然供應不足,還需依賴進口,我國齒輪行業產品結構調整進程需加快。
展望2020年,我國齒輪行業企業數量將逐漸增多,企業想要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保持市場份額,必須進行適應市場要求的產品開發,提高關鍵工藝技術,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從而滿足市場需求,以上便是齒輪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14年10月全國齒輪產量為284,071.52噸,同比增長6.2%,2014年1-10月全國齒輪產量為2,350,352.98噸,同比增長16.48%。
2014年1-10月全國齒輪產量及其增長統計表
產品
|
2014年10月
|
|||
本月產量
|
本月止累計
|
本月同比增長(%)
|
本月止累計同比增長(%)
|
|
齒輪(噸)
|
284,071.52
|
2,350,352.98
|
6.2
|
16.48
|
了解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齒輪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齒輪行業隸屬於「通用設備製造」。在礎設施的巨大投入和高速的經濟增長下,全球汽車和工業用齒輪保持了持續穩步增長,兩類產品所占份額超過三分之二,機械用齒輪也達到了16%,以下是齒輪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齒輪行業是全球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性產業,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強,技術資金密集,是裝備製造業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同時全球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齒輪行業的快速進步。齒輪行業分析指出,目前全球齒輪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整體集中程度較低,單個企業市場份額較小。
國際齒輪每年大約有16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由於齒輪行業產品種類多樣,整體集中度較低,其中前10大製造商市場份額合計約20%,德國製造商Flender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僅為6.3%。除Flender外,齒輪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國際主要齒輪箱製造商還包括德國的SEW、倫茨、諾德,義大利的邦飛利、布雷維尼、康邁爾,日本的住友,英國的戴維布朗,比利時的漢森,美國的福克等公司。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車輛、工程機械和風電等產業的高速發展拉動,我國齒輪行業近年來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規模以上齒輪製造企業1000多家,骨幹齒輪企業300多家,重點企業的產量、銷售額占全行業的75%以上。
工業通用變速箱方面,SEW等一批國外獨資企業的進入激活了中國工業通用變速箱企業為代表,在產品系列化、模塊化、質量與技術水平方面,最近五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形成了與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我國企業生產的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水平,有部分產品已經出口歐美。
製造方面,未來將形成由中數控裝備聯線、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高剛度和大功率在線補償技術、機器視覺測量、在線質量控制系統、柔性夾具、智能化調度、智能刀具管理、智能化網絡監控等組成的智能柔性生產線。信息化帶來了整個設計和製造環節的革新,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帶來了生產方式和流程的巨大變化,使整個產業的經營模式逐漸變化。
截止2019年,我國齒輪產量達1947877.31噸,累計增長率32.51%,車輛齒輪的市場份額達到60%;工業齒輪占38%;齒輪裝備占市場份額約2%。齒輪行業產業布局指出,行業內中低檔產品占比約 90%,高檔產品占比約10%,低層次重複建設、同質化惡性競爭逐漸加劇。
從齒輪行業企業區域分布情況來看,齒輪行業內企業區域格局明顯,其中華東地區占比齒輪31%,華南地區占比齒輪26%,華中地區占比齒輪22%,華北地區占比齒輪17%,西部地區占比齒輪14%,東北地區占比齒輪9%
總的來說,我國齒輪現民營企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其數量已達整個行業的80%,資產總額占行業近50%,銷售收入占52%,利潤占44.6%。部分民營齒輪企業規模尚小,但機制靈活,發展迅速,生產效率較高,以上便是齒輪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