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易觀發布《2016年第四季度代駕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滴滴代駕、e代駕和愛代駕持續占據代駕市場前三把交椅。其中,滴滴代駕以74.5%的份額「獨占鰲頭」,大幅領先份額為29.7%的e代駕。
相比去年1季度,滴滴代駕在2016年第4季度市場份額上漲了13個百分點,而位列第二和第三的e代駕和愛代駕,市場份額則分別下跌了10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受益於滴滴平台優勢和龐大的用戶群體,滴滴代駕後來者居上,上線3個月就火速趕超對手。隨著滴滴代駕的品質和服務的提升,市場份額逐月上漲已經成為常態,並且推動代駕行業向品質化和專業化的方向升級。
據了解,滴滴代駕建立了較高的准入門檻,平台上所有司機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和考核才能上崗。此外,滴滴代駕還率先打造了行業標準化服務,司機服務必須攜帶工牌,後備箱墊,坐墊套,手套,馬甲等五件套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用戶和司機安全保障方面,滴滴代駕的舉措也均領先行業。在陸續上線「行程分享」「緊急求助」號碼保護、「司機人像認證」等功能,滴滴代駕與各地交警加強合作,通過線下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提高司機的安全意識。據悉,去年4季度,廣州、深圳、濟南、三亞等20個多城市代駕司機均接受了交警安全培訓。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相比於線上技術手段,權威機構的線下培訓能夠更加直觀地增強代駕司機的安全駕駛觀念,進而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此外,2016年12月,滴滴代駕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交通安全大使」公益項目,並啟動「代駕司機救護員培訓」計劃,為代駕司機進行急救技能培訓,為車主安全增加了一道保護。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對代駕社會價值認可程度持續走高,滴滴代駕在多地開展拒絕酒駕公益活動並獲得當地政府部門聯合推動,多地交警微信公眾號亦同步接入滴滴代駕,鼓勵市民使用代駕服務。
今年1月份,滴滴媒體研究院發布的《代駕社會價值報告》顯示,以滴滴代駕為首的代駕行業,已經形成一種新經濟業態,並且成為政府治理酒駕、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2016年,代駕行業減少因醉酒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350萬起,使83萬人免受刑法制裁,減少財產損失462億元。與此同時,代駕服務也從單一酒後代駕,延展至上下班、商務、旅遊、保養維修等多元化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