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在這個正月里,親人相聚、朋友見面難免推杯換盞,這也讓「代駕」生意十分火爆,代駕司機們忙得不亦樂乎。e代駕長春分公司負責人透露,最近這段時間,業務量比平時翻了一番有餘,因為部分代駕司機回家過年,留守的司機一晚上跑六七單生意不足為奇;有些代駕司機一個晚上甚至接到十單左右,一直忙到凌晨三四點鐘才收工。用代駕司機鄭龍的話來說,需要代駕的顧客比司機多,僅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一,他就掙了2300元。
7日20時,長春氣溫接近零下18℃,在臨河街附近,e代駕公司的司機鄭龍快步跑到街邊的一家火鍋店,看上去情緒比較興奮,從18點出來接單到現在,他已接了兩單。今年29歲的鄭龍是個4歲孩子的父親,2015年6月進入代駕行業,白天他是一家酒店的大堂經理,晚上則成了一名代駕司機。「今年春節,除了三十在家過年,其他時間都在接活兒,初一到現在11天,已經收入2300元了。」春節期間,許多代駕司機都回老家過年了,只有少數像鄭龍這樣的長春本地司機還在堅守,經常出現訂單接不過來的情況。
「滴滴,您有新的訂單。」「有活兒了!」簡單核對完信息,鄭龍急忙向乘客所在的飯店跑去,還不忘催促記者,「快點兒,乘客等的時間長了,隨時都會把訂單取消。」
喘著氣,不到五分鐘,記者跟著鄭龍跑到了距離500米開外的一家飯店門口,「您就是代駕師傅吧?麻煩您了!」從飯店走出來的一位女士說,這天她兒子過生日,孩子的舅舅喝了點酒,沒法開車,就喊了代駕。當記者提出跟車的要求時,對方答應了。一路上,客人郭先生也打開了話匣子,「雖然喝酒不多,但是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還是代駕踏實。」郭先生說,自己身邊的朋友也都這樣,平時只要喝酒,無論多少都不會再開車,「現在代駕價格便宜,10公里才39塊錢。」
20分鐘,鄭龍把郭先生等人送到了家門口。「小伙子車開的很不錯。」臨別時,郭先生還給了鄭龍20元小費。「過年顧客都願意給些小費,也是圖個吉利。」鄭龍笑著說,郭先生的單剛剛結束,鄭龍的手機又一次「響單」,鄭龍帶著記者快步走向下一個接單地點,沒走多遠,記者的腳已經凍透,在地上一跺刺骨地疼。「每天晚上在外面待六七個小時,能凍透了,我這羽絨服里穿著羊毛衫、衝鋒衣內膽,4層保護。」鄭龍搓搓手笑著說,而記者此時握筆的手已經凍僵。
在位於衛星路附近的一家飯店門前,記者見到了點單顧客馬先生,他正在與朋友道別。「我們送你回家吧。」一位朋友說。「不用,代駕約完了,馬上就到。」馬先生說,見到鄭龍,他將鑰匙遞了過去,得知記者的來意,馬先生並未拒絕,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做生意的,平時總有一些酒桌上的應酬,常常開車外出吃飯,他是較早接受代駕服務的人,他說看到一些酒後駕車的人遇到交警查車時驚慌逃跑的情形感覺真的很危險,萬一出了事,損失的就不是區區幾十塊錢的代駕費了。「開車是為了接人方便,代駕是為了自己方便,幾十元的費用買一份平安,很值得。」馬先生說。
據e代駕長春分公司經理于洋介紹,自2014年e代駕進入長春以來,從最初的1個月只有500多訂單,到2015年一個月有近萬訂單,增長了近20倍。目前,公司已有註冊的代駕司機近4000人,每日上崗人數在1500人左右,春節期間每天代駕的訂單量在1000多單,代駕範圍除了本市,還有到外省的。「因為春節假期大多數餐飲行業尚未營業,但代駕業務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倒生意比平時多,大家到親戚家聚會,也會選擇找代駕把車開回家。」于洋說,集中接單地點從酒店變成了居民小區。「春節期間司機少,留守的司機每天訂單量都會翻倍,這也是一年中司機收入最好的時節之一。」于洋說,在代駕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細節與服務質量越來越被客戶關注,只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才能得到客戶的信任,留住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