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有一定的場景滲透順序。因不同行業/場景的線上化程度、標準化程度、用戶的使用習慣等不同,其對電子支付的接受門檻也不同。2019年開始,我國電子支付體系運行平穩,以下是電子支付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支付行業的持續繁榮,而隨著中國在亞太地區甚至全球貿易中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商戶會採用中國製造的POS機進行交易結算。同時,隨著銀行卡滲透率提高,居民消費習慣越發依賴POS終端交易,POS終端的需求持續增長。據電子支付行業分析數據,2016年我國的POS終端的年新增量、年保有量分別達698萬台、2980萬台,2012-2016年間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2%、43%。
2017年,我國線上場景的移動支付滲透率已經達到85%左右,基本飽和;而線下市場相對空白,近年來成為各大支付應用競爭的主戰場,滲透率從2016年的個位數提升至2017年的15%左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電子支付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更重要的是,線下市場的交易規模龐大,是線上市場的4倍左右,會是未來支付市場規模增量的主要來源,也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的必爭之地。
2018年,我國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絡支付業務1639.02億筆,金額99.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99.53% 和100.65%。與此相對應的是,銀行間電子交易筆數比2017年僅增長3.61%,交易金額比2015年反倒降低0.7%。由於以阿里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既是網際網路交易入口的壟斷者,又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提供者,因此,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其在電子支付領域的優勢都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將持續。
電子支付是指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之間使用安全電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過信息網絡安全地傳送到銀行或相應的處理機構,用來實現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的行為。電子支付的業務類型按電子支付指令發起方式分為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櫃員機交易和其他電子支付。
網上支付:網上支付是電子支付的一種形式。電子支付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網上支付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利用銀行所支持的某種數字金融工具,發生在購買者和銷售者之間的金融交換,而實現從買者到金融機構、商家之間的在線貨幣支付、現金流轉、資金清算、查詢統計等過程,由此電子商務服務和其它服務提供金融支持。
電話支付:電話支付是電子支付的一種線下實現形式,是指消費者使用電話(固定電話、手機、小靈通)或其他類似電話的終端設備,通過銀行系統就能從個人銀行帳戶里直接完成付款的方式。
移動支付:移動支付是使用移動設備通過無線方式完成支付行為的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動支付所使用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手機、PDA、移動PC等。
未來,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壯大和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監管機構也採取相應的措施以規範行業行為,保證支付的健康、長久、有序發展。在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監管的主要領域包括牌照合規、備付金、實名制和反洗錢。與此同時,掃碼支付、電子貨幣與跨境支付領域的規範化管理促進行業良性發展。以上便是電子支付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子支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支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