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精製食用植物油產量累計達5066.0萬噸,同比上年下滑16.57%%;同期,精製食用植物油銷量累計達4857.5萬噸,同比上年下滑17.00%。下面進行調和油行業市場分析。
調和油行業分析表示,目前我國植物油消費仍以大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及花生油為主,占總消費量的近90%。根據艾格數據顯示,2017/18年度,大豆油消費占比超過一半,棕櫚油、菜籽油消費比重均在13%以上。
品牌方面,根據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食用油的品牌排名,金龍魚位居第一,2018年C-BPI得分634.2分;魯花緊隨其後,排名第二,C-BPI得分為465.5分;福臨門排在第三,得分為421.2分。此外,C-BPI得分前十的品牌還包括胡姬花、多力、香滿園、長壽花、元寶、刀嘜、長生。
我國食用油行業屬於寡頭壟斷行業,行業集中度高,中小型企業發展空間有限。寡頭企業引領著其他企業的變動趨勢,行業競爭特點就是受大型寡頭企業影響,小型企業競爭激烈。所以對於小型企業來說,市場形勢仍然嚴峻,只能採取跟隨戰略,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抓住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將進一步提高。這意味著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對糧油消費需求必將呈現剛性的增長,同時也意味著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糧油加工業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食用油行業前景依舊可期。
不過,市場對食用油的消費需求將從純粹追求實惠向追求高品質轉變,食用油市場的競爭逐漸向滿足消費者需求靠攏。未來食用油行業將改變產品結構,生產適合不同人群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的產品,提高功能性油脂產品的開發能力;堅持產品質量第一的方針,堅持適度加工,保留油料中固有的營養成分。
國家糧食局發布的《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預期到2020年,中國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1萬億元,年均累計增速達9%;同時,預期到2020年,中國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企業數量達30個。以上便是調和油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調和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調和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