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其發展前景受到各級政府的特別重視,2021年我國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漲1.4%。行業景氣指數基本和之前年度持平,工業積極進行轉型升級,產品門類越來越寬。下面跟隨筆者來看一下紡織行業市場分析。了解一下紡織行業政策匯總。
我國紡織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紡織機械;中游為紡織加工及成品製造;下游為各種營銷流通渠道,最後到達終端消費者。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紡織行業市場分析指出,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里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家具布和工業用布。在我國棉花的主要種植的有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華北平原、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
2021年12月14日,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統計調查(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通過遙感測量取得),2021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028.1千公頃(4542.2萬畝),比2020年減少140.8千公頃(211.2萬畝),下降4.4%。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了六大國家重點發展戰略配套工程,將行業發展嵌入國家戰略發展的考量中。這六大領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工程、環境保護配套工程、健康及養老產業配套工程、應急和公共安全產業配套工程、「一帶一路」戰略配套工程、「軍民融合」配套工程。
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導紡織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在行業業發展進程中即為重要,是關鍵時期紡織業取得突破發展的重要催化劑。紡織行業市場分析指出,所以為了促進紡織行業的更好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全國乃至各個市縣都發布了推進紡織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長絲織造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發布,「指導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長絲產業發展將以差異化、功能化、健康化、時尚化為產品開發主方向,堅持把質量效益、品牌建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兩化融合與智能製造有機結合,充分挖掘內需市場潛力、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空間,繼續保持長絲織造產業在紡織面料中的競爭優勢。提出到2025年,我國長絲織造產業產量規模達到510億米,年均增長3.33%;年均產品利潤率5.4% ;企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產成品庫存明顯減少。我國化纖長絲織物出口數量將達到140億米,年均增長3.85%等具體目標。
《中國化纖工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計劃中提出到2025年,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化纖工業生產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化纖工業綠色發展推進機制基本形成,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採購、綠色工藝技術、綠色化纖產品將成為化纖工業新的增長點,化纖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等關於綠色發展的具體目標。
總體來看,雖然面臨國內外經濟增長波動、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匯率波動、行業競爭加劇等不利因素,我國紡織業總體保持穩中增長的趨勢。近10年,我國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整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紡織行業市場分析以及紡織行業政策匯總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