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響應國家號召,節能成為產業發展的原則和目標下,我國發熱管供應鏈格局迎來變化,海內外傳統車企、網際網路車企、新牌照車企紛紛擴大產能,千帆競流,瞄準新能源市場空間,以下是發熱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2012-2019年,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年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據發熱管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已達1100萬噸,2014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增長至1300萬噸,同比增長7.4%。到了2018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達到1436萬噸。截止至2019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達到了1522萬噸,同比增長6%,預計2020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將突破1600萬噸。
發熱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發熱管市場呈現出全球巨頭壟斷、國內龍頭企業崛起的局面。在發熱管領域,主要供應商包括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韓國翰昂、德國馬勒等。而國內合資車企供應體系相對封閉,主要在傳統汽車空調及發動機冷卻領域等細分領域布局。
空調領域:市場格局排名靠前的包括法雷奧、愛斯達克、翰昂、電裝、華域三電等,預計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乘用車市場排名靠前的有法雷奧、電裝、翰昂、愛斯達克、華域三電等;商用車空調主要有協眾、美標、東風貝洱、法雷奧等。
壓縮機領域:奧特佳和華域三電在國內占據主導地位,2016年出貨量分別為758萬和723萬台,按照2016年國內乘用車銷量2,438萬輛計算,市占率分別高達31.1%和29.7%。
電池熱管理領域:由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規模相對較小,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市場格局與傳統汽車熱管理略有不同,發熱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主要有三類企業,國際熱管理巨頭、國內熱管理龍頭以及一些新興企業。
進入2020年,國家先後頒布《關於加強技術創新推進化學建材產業化的若干意見》、《關於加速推廣應用化學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後產品的規定》和《關於發布〈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的公告》等政策措施,推進塑料管道在建築、市政工程、農業灌溉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同時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傳統管道。
預計「十三五」期間,國家著力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老舊小區改造等,為塑料管材行業發展加入新的催化劑,提高塑料管道滲透率是大勢所趨。預計電動化有望帶來汽車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進而改變發熱管供應鏈格局的重塑,以上便是發熱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發熱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熱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