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動化處於快速成長的起步階段,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規模較小,2019年乘用車銷量117.4萬輛,滲透率為1.4%,節能成為產業發展的原則和目標,以下是發熱管行業分析。
2019年全球主要汽車一級供應商及整車廠共生產汽車空調總成系統8607.22萬套,預計未來平均每年保持2-3%左右增速,2021年將達到9993.60萬套。而熱力膨脹閥、貯液器和控制器作為汽車空調系統必須的部件,會隨著汽車銷量的增加而增加,這為三花以後的銷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發熱管行業分析指出,汽車熱管理主要作用是為駕駛艙乘客提供適宜的溫度環境,並使汽車各部件在適合的溫度範圍工作。傳統燃油車的廣義熱管理系統包括空調系統和狹義熱管理系統,即對汽車上其它發熱設備的管理。熱管理在傳統燃油車上的應用已非常成熟,傳統燃油車的狹義熱管理系統主要指對發動機、變速箱的冷卻。
2019年1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6.3萬輛,同比增長 55%,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總銷量77.7萬輛,同比增長53%。其中,純電動銷量14.4萬輛,全年累計銷量65.2萬輛,插電式混動完成銷量1.9萬輛,全年累計12.5萬輛。
2019年9月27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五部委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油耗積分考核將於明年施行,新能源積分比例考核於22年實施。雙積分政策反映了國家對於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是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有力保障。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推廣, 並且在政策的支持下,汽車熱管理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熱源有電池、控制器、電動機等,對電池的有效冷卻散熱是熱管理系統的核心之一。
從技術發展階段分析,早期電池冷卻技術多為風冷,未來動力電池的發展目標是高續航、長壽命和大功率,對熱管理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液冷技術趨勢明顯, 因此,行業技術成熟度還不高。發熱管行業分析指出,相關企業紛紛加緊布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業務,市場格局尚未確立,處於爆發的前夜。
爆款電動車衝擊力強勁,格局有望重塑。作為新興造車企業領袖特斯拉無疑引領著這個電動時代,其Model 3目前全球訂單大約50萬,已經成為爆款,扭轉了市場認知。造車新勢力代表蔚來於2020年首發的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型ES8,備受市場關注。電動化有望帶來汽車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熱管理供應鏈格局的重塑。
我國主要傳統車企2022目標總產能將超過500萬輛,而作為我國新興造車勢力的代表,網際網路車企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超150萬輛,以北汽新能源、知豆等一系列為代表的新發牌照車企規劃產能約100萬輛。此外,國外主流車企也紛紛發布了在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預計到2022年銷量目標總和超過250萬輛。
許多專家表示,在當前的電熱管市場環境下,質量和技術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這也是未來我國電熱管需要大力發展的根本訴求,推動我國電熱管行業進入國際。高端技術電熱管在更多政策引導和科研技術的扶持下,會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上便是發熱管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發熱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熱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