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發熱管行業分析報告 >> 發熱管行業現狀

發熱管行業現狀

2021-03-01 13:48:1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發熱管是目前最常見的發熱元器件之一,全球發熱管市場銷路穩定,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9.49萬輛,主動風冷占比25%,液冷占比22%,以下是發熱管行業現狀分析。

發熱管行業現狀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尚處於起步階段。從產業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尚處於發展初期,2016-2019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為1.2、 4.3、17.6、32.3萬輛,滲透率分別為0.1%、0.3%、0.7%、1.1%,已經完成了從0到1%滲透,目前正處於1%-10%的快速成長期的起步階段,2020年乘用車銷量僅為55.6萬輛,滲透率僅為1.9%。同時,從全球範圍來看,汽車電動化同樣處於快速成長的起步階段,新能源汽車銷售規模較小,2020年乘用車銷量117.4萬輛,滲透率為1.4%,行業格局尚未形成。發熱管行業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誕生而產生,作為新能源汽車專屬零部件,同樣處於起步階段,格局尚未確立。

  寡頭壟斷傳統汽車熱管理,積極布局新能源熱管理,技術積累深厚。發熱管行業現狀指出,傳統汽車的熱管理技術相對成熟,同時伴隨高進入壁壘,行業市場份額比較集中,多以外資品牌為主,主要玩家有日本電裝、法雷奧、翰昂和馬勒貝洱。2016-2020年,CR4占據高達55%的全球市場份額,其產品多以熱管理系統集成製造為主。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放量和其熱管理帶來的價值增量,各巨頭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紛紛加緊布局這一價值增量空間。如法雷奧、翰昂等公司均推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產品,包括熱泵空調系統、電動壓縮機和電池熱管理系統等。

  新能源汽車新勢力崛起,供應鏈格局有望迎來變化。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海內外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除此之外,由於新能源汽車降低了造車門檻,以網際網路造車企業、新獲牌照車企為代表的新勢力積極參與競爭,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規模迅速變大,格局趨向多元化。海內外傳統車企、網際網路車企、新牌照車企紛紛擴大產能,千帆競流,瞄準新能源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我國主要傳統車企2021目標總產能將超過500萬輛,而作為我國新興造車勢力的代表,網際網路車企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超150萬輛,以北汽新能源、知豆等一系列為代表的新發牌照車企規劃產能約100萬輛。此外,國外主流車企也紛紛發布了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 預計到2021年銷量目標總和超過250萬輛。爆款電動車衝擊力強勁,格局有望重塑。

  作為新興造車企業領袖特斯拉無疑引領著這個電動時代,其Model3目前全球訂單大約50萬,已經成為爆款,扭轉了市場認知。發熱管行業現狀指出,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蔚來於2020年12月首發的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型 ES8,備受市場關注。電動化有望帶來汽車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熱管理供應鏈格局的重塑。

  2021年1月27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五部委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油耗積分考核將於明年施行,新能源積分比例考核於19年實施。雙積分政策反映了國家對於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是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有力保障。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推廣, 並且在政策的支持下,汽車熱管理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許多專家表示,在當前的電熱管市場環境下,質量和技術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這也是未來我國電熱管需要大力發展的根本訴求,推動我國電熱管行業進入國際。高端技術電熱管在更多政策引導和科研技術的扶持下,會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上便是發熱管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發熱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熱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